国内第一部儿科放射学译著 朱大成 |
上世纪50年代,放射医学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成为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和国外同行相比,中国放射学水平尚存在着巨大差距。其具体表现就是国内放射学的专著很少,在很多亚学科领域都是空白。编写和翻译放射学专著,从整体上提高中国放射学的临床和研究水平,成为当时国内放射学界的第一要务。在50年代中期,中山医院荣独山教授提议由我来主译John Caffey教授的《儿科放射学》著作。John Caffey教授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其为人谦虚,治学严谨,是当时美国非常著名的放射学家和儿科放射医师。在其多年的行医历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资料,在50年代早期主持编写了第一版的《儿科放射学》专著。该书一经面世,就成为了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之一。在接受了使命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不久之后,以广慈、中山医院放射科同仁为主,华山等医院参与的翻译班子就组成了。当时我院参与翻译编写的有何维庶和郑溱元医师等。 就在我们着手进行翻译并接近完工时,适逢Caffey教授编写出版了第二版《儿科放射学》专著,医院图书馆也在第一时间引进了该书。这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所有译者面前:保留现有译稿,尽早出版?还是重新着手翻译新版专著?经过讨论,著作组决定将新版原作作为范本,修改原有的译稿。这虽然要花费不少精力,但却可以将最新的国外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介绍给国内的同行。在这样的目标促动下,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全身心地投入到该书的翻译和审校中去。经过9个多月的辛勤劳动和反复审校、查勘之后,国内第一部儿科放射学译著-John Caffey的《儿科放射学》(第二版)终于问世了。 此书面世之后,在国内放射学界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其不仅为中国放射学发展打开了一扇了解国外最新动态的窗口,而且也成为了青年医师学习的良师益友。回想起当年的辛勤耕耘,我们也觉得有了一丝安慰。虽然荣老和诸多当时的翻译人员都已作古,但该书的翻译和出版仍是中国放射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作者为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明日请看《骨伤科的前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