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节日文娱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 广 告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 广 告
 第A24版:目 击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上海人家
 第A29版: 广 告
 第A30版: 广 告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 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周玉鱼一尾

蔡耕

  ■ 西周玉鱼拓片

   ◆蔡耕

   西周玉鱼一尾,可一谈也。上个世纪,我去南京博物院组稿,参观陈列大厅,见院方展出商周玉鱼数枚,长度也就七厘米,薄薄一片,但形象生动,一见难忘。于是想起这一条玉鱼,颇为近似。

  鱼为青玉,长7.1厘米、宽1.6厘米、厚0.3厘米。鱼体狭长,扁平直身。嘴上部有对穿孔;背鳍作坡状,阴刻直线十余条,粗细长短不一,刚直坚挺;尾部亦呈坡状,无阴线,仅在尾中间开一缺口;鳃为弧形,眼作圆形,阴线似均锥凿而成,不规整,且失手处甚多,不难想象,当时琢成一件玉器,要付出何等艰辛的劳动,从中更显示出先民琢玉的毅力;鱼头、脊、尾等处,有褐色沁斑。玉鱼整体风格古拙,工艺生辣、强直。年份为西周。谦逊而审慎的古玉专家张尉先生看过此鱼,他表示:商代特点也有些,但西周玉鱼特点更多,定为西周较适合吧。

  玉器是中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人对玉,有“玉,石之美者”一说。玉的色彩,玉的温润,玉的造型,令观者生爱慕心,从而产生众多的爱好者。

  鱼,我们可以从新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器物上,寻找到形象化的记录,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人面鱼纹彩陶盆,甘肃省博物馆藏鱼纹彩陶圜底盆等。由于鱼产子多,繁殖力强,子孙众多,被先民视为家族兴旺的象征。“鱼”与“余”同音,年年有鱼(余)、吉庆有鱼(余),逐渐成为一种吉祥语,经久不衰。大石斋唐云藏八大山人墨笔纸本《游鱼》图,仅仅一开册页,在一次北京拍卖会上,拍价484万元,方始落槌,这与追拍者企求吉利心理,不能说毫无关系。

  玉鱼在当时作何用途?《古玉精英》作者说:“插图一八所示各种小刀的柄雕作鱼、虫、兽形,在目处穿孔悬挂。同式器物在安阳大司空村曾有出土,可知商后期器物。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用着随身佩戴的小工具……”作者认为是“小工具”。而《上海文博·论丛》(2004·4)刘云辉《春秋战国秦式玉器概览》一文云:“玉鱼……为棺饰葬玉。”此说为“葬玉”。此外,也有人认为是“佩玉”的。限于见闻,录此三种看法,敬供喜爱古玉读者参阅,古贤诗云“疑义相与析”,如是云尔。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