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潘虹 王汝刚 |
偶尔得闲,我喜欢与朋友喝茶聊天,话题广泛,无拘无束,海阔天空,我把这种聚会视作生活享受。 一次聚会,有朋友建议:以“童年”为题,述说儿时印象。这个主意得到参与者的认可。于是,大家口无遮拦,各自谈起孩提往事。说者绘声绘色,听者忍俊不禁,其中当数潘虹说得最为有趣。 潘虹可谓艺术界公认的常青树,她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艺术形象,生动自然、“大匠无痕”的表演赢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金鸡奖”、“百花奖”与她结缘,“世纪之星”桂冠使她光彩逼人。 的确,潘虹小时候就不是一般的女孩,用她自己的话说:“童年的我,简直像个‘三好男孩’——好奇,好动,好胜;不仅顽皮,甚至还有些霸道。” 童年的潘虹好奇心很强,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夏天,有位拉拖车的工人路过她家门口,走进门来讨水喝。善良的外婆热情地端上大麦茶。那时,潘虹才不过5岁,却对素不相识的拖车工人发生了兴趣。原来,那个工人光着膀子,宽大的后背上留下了汗背心的印子,裸露的古铜色与本身的肉色形成强烈反差。潘虹好奇地望着他,心想:这个叔叔身上怎么有两种颜色?他到底穿衣服吗?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名堂。突然,她灵机一动,取来外婆纳鞋底用的针,朝那工人背上刺去。那工人正在喝茶,猛地被一刺,痛得大叫:“迭个小姑娘介凶,用针刺人!”外婆见状,忙赔着笑脸打招呼:“对不起,这个小姑娘有点痴头怪脑,等一歇,我来收作(教训)她。”等工人一走,外婆马上请潘虹“吃生活”。 童年的潘虹也很好动,当时,她家住长宁天山地区,毗邻市郊北新泾。同楼邻居的孩子中大部分是“光郎头”(男孩),因此,潘虹这位“小公主”格外受宠。每次男孩子们到北新泾郊游,“小公主”也必定同行,在一群男孩子的簇拥下,好不威风。虽说小女孩,她爬树采花、下河摸鱼,样样在行。而男孩子采来野花果,打来麻雀、小鸟,觅来蚕蛹,都乐意向这位“小公主”进贡。潘虹倒也当仁不让,照单全收。能玩则玩,能吃就吃。气得外婆指着潘虹大骂:“迭个小姑娘样样都敢吃,不怕死的!” 童年的潘虹自信好胜,学校放暑假,大人们照常去上班。小孩们聚在邻居家玩耍。突然,“小公主”对人家的“被柜箱”发生兴趣。箱子锁着,用足力气只能拉开一条缝,朝里看看,漆黑一片。于是“小公主”发话:“迭只箱子里放什么东西?”那家小男孩老老实实回答:“被子和棉花胎。”“小公主”不信,用鼻子一闻说:“不对,怎么没有一点樟脑丸的味道。”那男孩分辩:“我家没有钱,从来不用樟脑丸。”“小公主”还是不罢休,她沉思一番后说:“你去拿桶水来,从箱子缝里倒进去,如果真是棉花胎,水就吸干,不会流出来,你敢试一试吗?”傻乎乎的男孩,果真拎来一桶水,从箱子缝里灌进去。结果水没有流出来。这下,小男孩得意了:“我没有说错吧,这里面是棉花胎。”“小公主”依然不甘心,说道:“水太少,再倒一桶试试看。”这下,结果可想而知,房间内顿时“水漫金山”。等大人们下班回家,望着湿淋淋的棉花胎和满屋的水,岂能不上门告状?而“小公主”换来的是一顿重重的“竹笋烤肉”。邻居大人们对这位令人头痛的“小公主”哭笑不得,断言道:“迭个小姑娘,将来要么有大出息,要么是大坏蛋!” 如今的潘虹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邻居大人们,她是有出息的。儿时的霸道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热情、细致、重感情的成熟女性形象,作为她的影迷和朋友,我衷心祝愿潘虹能在影视作品中作出更多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