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阳光特奥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来信来论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 广 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A22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5版:F1极速上海
 第A26版:F1极速上海
 第A27版:F1极速上海
 第A28版:F1极速上海
 第A29版:F1极速上海
 第A30版:F1极速上海
 第A31版:F1极速上海
 第A32版:F1极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2007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神话”刍议

詹友林


  江西临川一中,四十多名教师挤在一个教室里办公,办公桌是学生用剩下的旧课桌,只有一块板,一个隔层,桌面有些坑坑洼洼,而桌面的资料却堆如小山,大热天室内似蒸桑拿。然而,在如此简陋中却不断创造出“高考神话”,今年该校就有三十八人考上清华、北大。

  由此我忽然想到一个“经典”。淮海战役中,装备精良的黄维兵团被歼,被俘后的黄维拒不认输,但当他被带到我军前委指挥所的破草房里,看到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这些“布衣将军”后,一下子变得心服口服,说:“在下不光败在战场上,更败在作风和精神上。”诚然,办学与打仗毕竟不能画等号,时代也不同了,革命者并非苦行僧,工作条件能改善的还是要适当改善,但艰苦奋斗历来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

  临川一中秉持的办学理念是,“再苦不能苦学生”,而学生教室里却显得相当“阔气”:桌椅崭新,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从这里体现出的正是该校领导和教师的作风和精神,那就是,为学生负责,让家长群众满意;在艰苦的条件下,照样打硬仗,照样出成绩。该校领导深知“人的因素第一”,为了调动教师积极性,除了细水长流落实思想工作,他们还从生活上关心每位老师,为他们排忧解难,不用担心“牛奶和面包”,从而不但留住了校内骨干教师,还吸引了外地优秀教师。精神、正气凝聚人心,创造奇迹啊。

  有道是“隔行不隔理”,四十多名教师挤在一个教室里的“艰苦办公”,竟与“高考神话”紧密地连在一起,这与一些地方或部门的“公仆”不看当地的发展情况,严重脱离群众,身居豪华办公室却无所建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难道我们不应该从精神层面,从事业心上找一找差距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