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阳光特奥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来信来论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 广 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A22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5版:F1极速上海
 第A26版:F1极速上海
 第A27版:F1极速上海
 第A28版:F1极速上海
 第A29版:F1极速上海
 第A30版:F1极速上海
 第A31版:F1极速上海
 第A32版:F1极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09版: 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葫芦娃大战哆啦A梦、史莱克

葛婉婉


  据今年暑假收视数据报告,电视动画市场的大赢家既不是美国大片,也不是日本动漫,而是我国20年前的老卡通作品——《葫芦兄弟》。但实际上,《葫芦兄弟》的胜利只是个例,综观现在的中国动画片市场,始终停留在蓝猫淘气三千问、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水平上,日韩欧美动画片大举入侵本土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本动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漫产业,从漫画杂志、动画片、特许权授予(美国电影制片公司就购买了很多日本动画片的特许权,进行电影改编),到动漫的各种副产品、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动漫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激活状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就影片本身来说,日本动画虽然不擅于大规模采用3D之类的电脑绘画技术,但笔触细密柔和、情节生动丰富,有时人物线条并不复杂,如《蜡笔小新》《哆啦A梦》,可是生动有趣。另外,日本动画善描人性,以动画大师宫崎峻为代表,其作品素有“人文主义经典”之称,这为日本动画增添了不少哲学思辨和思想性。

  美国动画片呢,则主要靠各大电影公司撑起半壁江山。美国大片好用特技,动画片也不例外。就我个人最喜欢的史莱克系列而言,今年的《怪物史莱克3》情节让人大失所望,另类英雄史莱克他老兄简直成了被招安的梁山好汉,一心拥戴新王上任。然而撇开剧情不说,里面的技术还是很牛的,尤其是一些环境制作,如阳光透过森林的光影效果,几可乱真。

  “哆啦A梦”和“史莱克”们兵临城下,中国动画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得了的,论技术,再过十几年我们也难望美国项背;论产业化,改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许还是那句老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能把中国水墨画的渲染、散点透视等技法,把剪纸、皮影、京戏等民族风情的造型运用于动画制作中,融合以现代化技术、大众化人物设置和人性化剧情,说不定反而能闯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