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智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天天搜楼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1版: 教育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研究生收费,只是改革第一步

荀言 孙绍波


  又到了考研报名的日子,一条新闻引起了各界关注:经教育部批准,从明年起,全国有17所重点高校将实施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改革,这些高校中,有著名的北大、清华,也有上海的4所知名高校。

  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也不应该是义务教育,收费无可厚非。早在数年前,国内的各所大学就在国家计划的公费生之外,开始招收自费生。国外的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上学也是要学费的。但也许是一说到“教育收费”就让人太敏感的缘故,许多高校在推出这项改革时都有点“羞答答”。明明是要收费了,学校却换个说法,有的说:“明年取消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差别”;有的干脆否认“收费”,叫做“全面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笔者认为高校大可不必如此。首先,国内各所高校研究生人数激增,而培养经费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在国家教育投入得不到有效增长的情况下,收费成了必然的选择。其次,据几位校长介绍,这些钱将全部以奖学金、助学金形式返还学生,哪个学生学得好、潜力大,返还的钱就多,可以超过他所付出的学费。如此看来,即将推行的研究生收费还是很有好处的。

  笔者要提醒的是,收费只是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一个起步,今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之处。事实上,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最主要的问题,还不在“钱”上,而是多年来盲目扩张带来的“批量式生产”现象。如今,一个导师带三四十个研究生,师生间数周难见一面,已不少见,这怎能保证教学质量?还有人报考研究生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只图一个学位再找工作。于是,高校中研究生人数多了,但愿意留校从事研究的优秀人才却越来越少,许多高校的专业已到了后继人才匮乏的地步。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该向何处去?有个现象值得相关部门负责人关注:有人曾对比国内外教育体系,发现我们的中学生学习最苦,大学生开始轻松,研究生则无所事事;国外完全相反,中学阶段学习最轻松,大学阶段开始艰苦,最苦的是研究生阶段。导师每天开出的阅读书目,永远读不完。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研究生也有读不完的书、想不完的事,方才称得上“含金量十足”。  荀言   插图  孙绍波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