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智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天天搜楼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07年10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馆里数百“草蜢歌手”齐献演
“玩虫”“听秋”,让自然回城市

马丹 唐洁


    金钟的“高音”伴着大黄蛉柔和的嗓音,再和上墨蛉的低音、青竹蛉和紫竹蛉的配唱,一场昆虫合唱前不久在上海科技馆唱响。作为第43期新民科学咖啡馆特别专场,那晚共有7个品种300多只鸣虫为听众们献唱。这些“草蜢歌手”都是来自瑞典的指挥冯辽先生和朋友在上海购买、或亲自去黄山捕捉的。

  虫鸣营造田园氛围

  鸣虫的空中“舞台”是二十来个悬着的竹匾。为造成立体音响效果,这些竹匾有高有低地错落悬挂。观众们盘坐在竹匾下,头顶明月,凝神聆听虫儿们的大合唱。《醉鱼唱晚》《流水》等悠扬的古琴乐绕梁,虫儿们时和时止,让人仿佛置身于古时的田园,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此次在上海的昆虫音乐会是全国首演,大黄蛉、墨蛉、金蛉、宝塔蛉等7个鸣虫品种悉数到场。

  鸣虫靠翅膀的振动摩擦发声,翅膀上翅脉好似琴弦,翅室则像共鸣器。鸣叫声的大小和鸣虫的品种及个头都有关系。沪上养虫专家石志明先生介绍,虫子的生命周期一般只有100天,每到夏末秋初求偶季节,雄性的虫子就使出浑身解数,竞相鸣叫吸引雌性,所以被称为追求“窈窕淑女”的“情歌王子”。

  中国虫子国外受宠

  此次“合唱”的策划人冯辽是瑞典远东博物馆的馆长。光头,穿着白色的对襟无袖上衣,蓄着山羊胡子。这位“中国通”从在北京大学留学时起,就迷上了鸣虫收集。他笑着说,每天伴着虫鸣才能入睡。从五年前起,他尝试着在瑞典举办昆虫音乐会,所有的“歌手”都是从中国“请”去。由于瑞典气温极低,而且冬天长夜晚多,很少能听到虫叫,中国鸣虫的演出让人觉得特别亲近自然,使瑞典当地人耳目一新。最多时,演出聚集了上千听众,可以一动不动地坐上三个小时。

  其实,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各自的鸣虫品种,但捉虫玩虫的很少。所以,冯辽在其他国家演出,带的也是中国虫“歌手”。冯辽说,这次在上海的尝试后,他计划将音乐会办到音乐厅等专业音乐演奏场所,让人们听到更加纯粹的“虫音乐”。

  把虫子们请回城市

  中国的“虫文化”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素有玩虫听虫的历史。谈到为什么喜欢听虫鸣叫,冯辽说,感觉很平静、很安心。“在古代,人们听到虫响就意味着不下雨、没有台风、没有地震,是安全的象征。”而在上海,如果家里有婴孩,夏季买几只蝈蝈挂着,也有给孩子压惊的风俗。

  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绿地越来越少,伴着虫鸣谈笑风生的景致也消失了。上海科技馆副馆长、昆虫专家金杏宝说:“人们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变得浮躁和缺乏安全感。其实,只要我们多种点草、多堆些土,把虫儿请回我们的生活,不但能还自己一个自然,也能从中感受到文化的滋润。” 本报记者  马丹  实习生  唐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