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智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天天搜楼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07年10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地名有城市的血脉

尹卫国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城市的历史记忆,南京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挖掘、整理、保护老地名活动,近日“复活”了二十三个已经消失多年的老地名。得以“复活”的这些老地名,历史悠久,如位于长江南岸栖霞山的“江乘”是古县名,据史书记载,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乘船渡江。这么一个老地名,分明就是南京的一张“历史名片”。

  南京乃六朝古都,“历史名片”多多,有着脍炙人口的地名文化。然而近十五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一百八十多个深含历史意义的老地名从地图上消失了。如今有关部门看到了这个问题,急起“抢救”使其复活,并鼓励街道、新建小区、道路、公交车站等命名时无偿使用。此举得到了有识之士的普遍赞赏。

  许多老地名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城市文化的“血脉”。而保护这一“血脉”的最好方法,就是再现它们,予以激活,让其融入市民生活,根植于百姓心中,源源不断地向未来岁月流淌。倘若仅仅在档案馆里“保护”,它们的价值则将“最小化”,甚至丧失殆尽。如果把历史博物馆、遗迹称作古城历史构件中的“硬件”,那么有价值的老地名就是“软件”。它对城市的作用主要表现于两方面,一是激发市民的“寻根”热情,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二是让外地人通过接触这些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加深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向往,从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令人忧心的是,近些年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老地名在迅速丢失。如有的城市拍卖道路命名权,商业气味浓了,但历史文化气息却泯灭了;有的城市在大拆大建中,标志性建筑纷纷倒在了推土机下,老地名也随之“牺牲”。这是短视的城市管理者造成的悲哀。老地名的大量消失,致使一座城市变成了缺文化、少灵气的“空壳”。请珍惜有价值的老地名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