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体育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 广 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家庭周刊
 第A14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15版: 广 告
 第A16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1版:时尚
 第B0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03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0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05版:天天搜楼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连载
第B03版: 时尚·心情主张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国的夏天

吕青


  六月下旬,学校安排我和另外两位老师带学生去英国姐妹校Arden school学习交流,度过了一个不一般的夏天。

  英国的夏天真是出乎意料的冷,我们带去的夏衣几乎没穿过。但是我们却感受到了英国人的温和、友善和对中国的热情。

  到学校已经是深夜了,校门口站着等待已久的Homestay(临时家庭)的家长们,他们接到了自己的中国孩子就一个个开车回家了。原先我们对学生在陌生环境中的生活还有些不放心,后来发现他们在英国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和呵护下,天天过得开开心心。从他们每天带来的丰富的午饭中,也能看到英国爸妈的爱心和细心。

  有些细节很让人感动。一位女生天生胃口小,吃得少,她的爸妈担心她是吃不惯又内向不肯说,特地打电话来询问;一位同学偶尔打了个喷嚏,她的爸妈就担心她过敏了,带来便条问是否能给她吃药,并附上了该药的说明书;告别会上,一位家长在急切地向负责老师求情,要让她的中国孩子上去演奏一曲钢琴曲,说她在家练过多遍了,弹得很好。

  在伯明翰的街头,一位热情的女警察在给我们指路之后,又掏出小本子让我们教一句中文(那上面已经记了很多国家的语句了),“见到你很高兴”,她一字一顿地说,“见到你很高兴!”

  Arden school的校长安·格瑞,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士,她对中国、对中国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也读过不少介绍中国的书。一次与他们一家在印度餐馆就餐时,不知怎么聊到了“文革”。

  “你下过乡吗?”她问梁老师。

  “下过。”

  “去时多大?”“去了哪里?”“安徽在哪里?”“就住当地农民家里吗?”一连串的发问,我们的梁老师都平静地作了回答。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是,当问到去了多少年时,梁老师回答:“二十年。”

  “二十年!”他们都惊呼起来!(其实这中间包含了梁老师在安徽读大学和教书的十年)校长的眼圈红了,忍不住擦起了眼泪。我们真没想到她会为了一个已经过去了多年的悲剧而流泪,而且这事发生在中国。

  直到我们谈到了回城、谈到了邓小平的政策,大家的表情才轻松起来。安·格瑞校长是位爱看书、爱探究的人,我估计她又要去找描写中国这段历史的书来看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