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体育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A15版:证券 ·服务指南
 第A16版:证券 · 投资者故事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0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2007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 若

王人梁


  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若能始终保持自己的一份纯朴和安分,着实是不易的。可在浮华面前,梅若似乎就像一个天生的绝缘体,甘于寂寞、安于平凡,既不随波逐流,也不追名逐利,他如同一个修身养性的隐士,孜孜不倦地沉浸在绘画的世界。

  梅若,本名周国华,1946年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在国内是位有一定影响的电气化专家,他秉承了家庭善良、安分的传统,却没有遵照父亲愿望学习理科,而是从小就喜欢画画,虽是稚童却已自临关公、张飞等人物,且个个栩栩如生,父亲见其确有天赋也就不反对了。少年时代就进入青少年艺术学校,经过了二年系统的西画学习训练,就此打下了扎实的写生基础和极强的造型能力与对色彩的感觉。

  中学时,他有位同学与画家潘君诺是邻居,见他热爱绘画便带他去潘老先生家。他就带了几张习作,想要顺便请教,潘老看了他尚显稚气的画作,谈了很多关于中国画笔墨技法的要领,还叫他当场画几笔看看,梅若急临其草虫,深得老先生的夸奖,称他天资聪颖、悟性甚高,只要肯下苦功必将成才。潘老的鼓励使勤奋的他更是加倍努力。后来他又结识了江圣华,在其指导下,又临了些江寒汀的原作。此后梅若顿觉学习国画,只画是不够的。他就系统地学习国画的理论,并着重地研究黄宾虹的画论。这才真正弄懂弄通中国画笔墨之精髓,章法的重要,从而痴迷于此道。梅若自题:“仆作画五十余年,爱之成癖,一日不与画笔则感惶惶。”

  五十多年来执著于绘画艺术,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日积月累勤修苦练终于使梅若下笔作画技巧运用自如。笔势自然流畅,构图布局奇巧生动、写意、工笔皆妙,设色雅丽,双钧没骨,皴笔、泼墨等技法样样精通。他更注意师外造化,对大自然细心观察,对风雪云雾、山岚迷蒙、茂林修竹、流水潺潺,对各种鸟类的翱翔、打斗、嬉戏等姿态都一一记在心中。并不夸张地说,他胸中藏有一本大自然辞典,丰富的笔墨技巧,使他能信手拈来各种翎毛鳞介及至飞禽走兽,朋友给他的雅号“梅若神手”。

  梅若不仅善画,他还谐音律,通乐理,年轻时候好京剧,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他画戏曲人物也是一高手,在朋友们的支持下,最近将要出一本梅若艺术戏曲人物集,有一百多幅,从中能见各类人物在戏曲的神态,和他对戏曲的理解,在人物画中重现他笔墨中的点、线、面的运笔技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