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作用确实不小,罗氏公司老外总经理说—— 公司建党支部,我赞成! 鲁雁南 |
“有了党支部,就是不一样”。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记者走访了本市“两新”组织。无论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还是卢湾淮海中路社区,党组织的种子在企业自身发展、区域共建和谐中生根、发芽,结出果实。 关键时刻党员“亮剑” 新生源生物医药集团的核心团队中,有5名党员。在企业攻关最艰难的阶段,18位科研人员在他们的带领下,9个月不拿工资,挺过了资金关、技术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展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在发展阶段,70多名党员提出的100条金点子全部被采纳。 张江高科技园区综合党委负责人葛龙官说,关键时刻党员“亮剑”,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截至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已成立156个新经济组织党支部,拥有3800多名党员,基本实现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罗氏研发(上海)有限公司的“老外”总经理也从不理解到理解,认识到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支持公司建立党支部。 组织活动“e”呼百应 淮海中路社区综合党委对“两新”组织党员做过问卷调查,结论是“难集中、难学习、难交流”。但现在,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化的党建网络平台打破了“三难”局面,淮海路上28幢商务楼里的党员和党组织随时随地可以相互联系,党组织的各项活动“e”呼百应。 淮海中路街道“党员服务中心”设立的“中共党员”网站BBS党建论坛目前已有1300余名实名制注册会员,浏览点击率达到4万余人次。社区党群工作者和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通过QQ、MSN等与外出党员保持联系,每次活动都得到积极响应。 “体内循环”已延伸 “两新”组织的年轻党员大多学历高、思想活跃,党支部的活力由“体内循环”延伸至“体外”。张江高科技园区新经济组织第三党总支发起建立的“新经济组织慈爱公益服务社”,专设“博爱基金”,先后与上海红十字会举办慈善义卖、慈善酒会,筹得善款22万余元,并于去年底在延安子长县建立“张江新经济组织博爱小学”,资助贫困地区250多名困难学生就读。 张江高科技园区综合党委还与浦东、杨浦、黄浦等区的街道及市癌症俱乐部、敬老院签约开展“惠民工程进社区”系列活动,一支拥有150多名以党员为主体的教授专家队伍定期到社区,为老劳模、癌症及白血病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本报记者 鲁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