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法治视窗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虞古祠堂“挺不起腰”
村民希望能有企业来“领养”
范文忠


  近日,看着有数百年历史的“太廉堂”站直了,老旧的窗棂换上了“新”装,上虞市章镇镇新魏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魏勤华却面露尴尬:由于只付了15万元工程款,施工方已停止施工一个月。面对资金缺口,村民们束手无策,希望有企业能前来“领养”。

  祠堂为纪念魏徴

  “我们差点成千古罪人!”魏勤华说起差点拆了“太廉堂”仍心有余悸。而文物专家的一番话改变了“太廉堂”的命运。

  专家现场勘探并初步考证后的一番话令村委会成员大吃一惊:“太廉堂”是目前绍兴发现的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祠堂之一,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精美的雕刻、建筑艺术以及饱含传统廉政文化内涵的牌匾、楹联等都很有研究和保护价值。

  “太廉堂”的修建据说最初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丞相魏徴。古祠堂已经存在了多少年,现在已经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今年84岁的村民魏仲尧回忆说,他爷爷曾在修缮“太廉堂”时做过工。现在“太廉堂”再次面临倒塌的危险。

  资金缺口很大

  事实上,“太廉堂”的修缮确实迫在眉睫:主体结构已经严重倾斜,墙体剥落严重,一些木质雕刻出现朽烂。修缮需要资金。令魏勤华他们欣慰的是,获悉即将修缮“太廉堂”,村民们自发前来捐款。2006年底,总投资100万元的“太廉堂”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但开工至今,除了筹集到手并已支付的15万元工程款外,其余的资金还是个未知数。“我们目前正在四处推介,希望企业能够‘认领文物’!”魏勤华说。

  希望企业“认领”

  “‘太廉堂’的现状其实是全市亟须保护的文保单位的一个缩影。”上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马志坚介绍说,上虞市目前是绍兴地区拥有文保单位数量最多的县级市。国家级、省级、市级文保单位共有58处,而且这些文保单位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多数属于建筑方面的文物,也就是说,一旦修缮保护,需要大量资金。

  针对这样的矛盾,有识之士认为,在政府投入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一种新型文物保护之路:把一些文保单位整体包装后,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实施文物“认领”。   范文忠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