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法治视窗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人领读众人唱和
无锡“宣卷”要入“非遗”

江楠


  本报讯 在日前刚刚结束公示的无锡首批4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中,有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宣卷,首次进入人们眼帘。

  无锡本地曲艺形式不多,像戏曲主要以锡剧为主。这次无锡市首批非遗项目申报时,宣卷首度作为曲艺项目申报非遗,即引起非遗保护部门的关注。据介绍,宣卷历史源远流长,在江南一带多有流传,以无锡、江阴一带流传较广,说的内容都是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历史故事、忠孝节义的民间传说,唱念音由一人领读,众人唱和,人数可多可少,人多则气势大。

  据介绍,宣卷活动的卷本叫作宝卷,为手抄本,目前未曾见过印刷本。古时宣卷卷本众多,眼下仅发现《赵炎借寿宝卷》《陶百万宝卷》等4部,传承者只有一人。为抢救这一濒危曲艺形式,目前,江阴已着手挖掘宝卷本,并进行整理归档和收藏。有关方面还将培养宣卷继承人,使宣卷这一曲艺形式后继有人。(江楠)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