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村,风景足为外人道 解黎晴 |
秦人村,即陶渊明千古绝唱《桃花源记》中描绘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地方,也是武陵人极尽陶文意境且更有创新而拓辟的一处“足为外人道”的风景。 我去秦人村的时节,千丘田的香稻还未泛黄,桃花山上的风快乐地打着唿哨赶着长长的路,傩坛的暮鼓已隐隐敲响。 我随头上戴了一只金光闪耀的箍子、亮一盏昏黄灯笼的“秦姑”钻过秦人古洞,听到了樵哥从对山传来的心曲……步下豁然台,在渔翁问路的塑像前稍稍驻足,沿山湾逶迤的竹廊走去,桑竹掩映的秦人居杉皮屋顶上,缭绕着鸡鸣犬吠之声。拐过山坳,干打垒泥墙上悬挂的辛辣而意味深长的红椒和酸甜而馨香的腌菜鲜亮亮地,映入眼帘。屋场上,一个头戴高帽化了装的小丑正敲着木鱼讨彩…… 我手拈着几枚布泉叩开秦人居竹篱,在堂屋右首围火塘而坐。小屋里宾客扰攘,笑语声声。趁主人离座的空闲,观赏两壁绘有二十八位星宿的彩图。身着秦装的村女递给我盛满擂茶的海碗,又夹起两块生肉为我燔烤起来…… 古乐升起。“秦姑”青丝高束,在堂前叩首,祈祷神灵佑护秦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旋即村女围着“秦姑”起舞,一群少男加入了粗犷、古朴的舞姿;几个壮汉端着斟满“陶公土酒”的觞聊天,布衣黔首的老丈也在舞蹈,接近高潮之时策杖踱步;绾着抓髻的小儿咧着嘴拍手嬉闹,在人群中穿梭往返,怡然自乐。我嚼肉饮茶,看得出神。秦姑的笈笄之礼也转入尾声…… 一轮明月爬上归鹤峰。在悬枝如柳的垂桃树下告别“秦姑”,登上玄亭。千丘池上映照竹廊的数百盏彩灯,令人疑为九天银河倒泻,奔腾……不知哪座竹阁飘来卡拉OK伴唱的“皎皎明月兮,怀彼良人……”的优美歌声,把我从烟岚浮起秦女浣不尽的幽情,良田拱出耕夫割不完的恬淡的世外桃源唤回现实。 离村时,祥云冉冉,竹笛悠悠。东山上的高举阁,南坡上的奇踪馆,西岭上的秦人观,北峰上的公议堂,沉浸在银辉脉脉的溜圆。 在秦人古道,一路追寻五百秦人的奇踪……看来,退隐、避世虽不是成熟的人生,但沉浸其中意境,你会突然感悟到那也是另一种圆满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