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专版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阳光特奥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阳光特奥
 第A22版:阳光特奥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专版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 广 告
 第B23版: 广 告
 第B24版: 广 告
第B09版: 好吃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壹周一菜
文思豆腐

若 丹


  文 / 若 丹

  慕名到敖龙食府尝菜,主人王敖刚端上来一盅文思豆腐,不禁心中一热。眼观,那豆腐如丝,似菊花绽放;入口,鲜滑无比,就是那个味。

  说起文思豆腐,那可是大有来头的。据说,此菜原是乾隆时常州天宁寺文思和尚所创,起初叫九丝豆腐。上世纪30年代洁而精初创,主厨吕正坤将此菜改良。国画大师吴湖帆与吕大师相交颇深,常来尝菜。他品过此道豆腐羹,娓娓道来:“此菜原出文思和尚之手,如把豆腐切成细如纹丝,一语双关,吃来就更有滋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吕大师当起真来。他把那嫩豆腐细切如丝,将干贝撕成金色细丝,一起放在草母鸡煨制的鲜汤中制成。此菜爽滑柔润,清鲜无比,那金丝银丝流淌在盅中,似一幅抽象画。

  后来,洁而精的弟子们又加以发展,在文思豆腐中加进了发菜,既增加色感,又增加了食疗功效。

  而王敖刚做此菜,将辅料煨出味后取出,只留如发丝般细的嫩豆腐丝,另有一番冰清玉洁的神韵。说来这王敖刚是以上海菜见长的,他又是如何学会做文思豆腐的?下次见面,一定要问问。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