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专版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阳光特奥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阳光特奥
 第A22版:阳光特奥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专版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 广 告
 第B23版: 广 告
 第B24版: 广 告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住天津的邵新力老人每天醒来后默默祈祷上苍,保佑他那患重性精神病的女儿这天能平平安安
你可能不知道的精神病人家庭

刘元旭 王平


  我国目前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以上。记者近日走进天津一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见到了一个个孤独无助的家庭。

  “我们不求小康,哪怕是吃糠咽菜能吃安生就行!”

  2006年5月15日,家住天津河北区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突然发病,在将家砸个稀巴烂后,又用菜刀在父亲的头上和胳膊上连砍5刀,父亲差一点连命都没有了。父亲李元回想起那一幕,至今心有余悸。

  像这样的伤害,老李不是第一次。儿子患病的20年间,每天担惊受怕,他心力交瘁,“把我们家长打伤砍伤都可以忍,万一看不住把别人伤了怎么办?”

  由于不少精神疾病患者有肇事肇祸倾向,而且发病前没有征兆,因此,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有与老李一样的遭遇,他们不仅要承担病人沉重的生活和医疗负担,而且长期生活在惊吓和伤害中。

  邵新力今年已经70岁了,42岁的女儿患有重性精神病已26年。2007年1月9日,女儿突然发病后将其67岁的母亲打昏,将父亲头部打伤。

  邵新力说,“女儿只要一发病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我和老伴每天提心吊胆。我们不求小康,哪怕是吃糠咽菜能吃安生就行!”

  不时发生的精神疾病患者凶杀、纵火等案件,已影响社会安定。

  即使病人刀砍家属,想让有关医院免费收治也很难

  天津安定医院院长范宝利说,由于精神病人中有80%需要终身康复治疗,这使得许多患者家庭难以承受长期的规范化治疗。一些病人家属的反映也证实了范院长的说法。当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住院治疗,每年至少需要3万元,即使采取“家庭病床”治疗,每年也约需1.5万元,由于绝大部分患者没有医保,面对高额治疗费用,家属大多无力承担。

  家住天津河北区的于荣平下岗近10年,儿子10多年前患上重性精神病。2002年,同样下岗的丈夫又患上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栓。为给丈夫和儿子治病,家里欠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2003年5月,不堪忍受贫病交加折磨的丈夫自缢身亡。由于没钱用药控制,儿子的病情越来越重,迫于无奈,她只好将儿子用铁链子“拴”在屋里。

  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副所长陈月生说,由于治疗费用高昂,加之被病人几年、甚至十几年和几十年的消耗,大多数家庭已一贫如洗,就连享受医保的病人家庭也无力承担入院门槛费和门诊自付部分,更别说大部分病人没有医保。

  一些家属特别是年老体弱的家属还反映说,他们对一些严重肇事肇祸病人的监管实在力不从心,即使出现病人刀砍家属这样的严重事件,想要让有关医院免费收治的要求也常常碰壁。

  需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投资的视野

  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一旦救治不及时和看管不严,很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有关专家指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和监管仅靠亲属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将这一群体的救治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投资的视野,真正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实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家能有安”。

  李保忠等患者家属建议,首先应加快解决救治问题。应将符合救助条件的精神病人全部纳入医保,并降低医保的自付比例,同时对家庭生活贫困的重性患者实行免费救治或全额医保。

  范宝利说,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还是以医院为中心,无人提供以社区为中心的长期心理社会康复工作。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在出院后没有专业人员对其坚持追访随诊,复发率和危害性很大。此外,还应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护、救治、监管提供法律保障。

  新华每日电讯 (刘元旭 王平)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