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法治视窗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阳光特奥
 第A18版:阳光特奥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地产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天天搜楼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A28版: 新民环球·博览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往生态居住环境 推崇和谐邻里关系
21世纪,他们住进“绿色公社”

唐昀

  ■ 伊萨卡的居民在收获夏季的农作物

  当大多数住宅小区的设计还致力于豪华和私密时,有这么一群人,却向往居住环境的简约和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爱。他们参与小区规划,力求保持周边环境的原生态,在家居设计中尽可能注入绿色元素;他们渴望与邻居亲密接触,彼此共享洗衣机、娱乐室,相互照看孩子……

  作为“绿色公社”的一员,他们认同这样一些价值观:简朴、环保、热衷公共事务、讲究责任心。

  环保组织“世界观察”研究员埃里克·阿萨杜里安说:“这样的社区日益增多。我想,那是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

  “绿色公社” 节能环保

  美国纽约州中部城市伊萨卡有一片极富乡村趣味的社区。这里住着60户人家。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却包括一个独立的有机农场,可以提供大多数食品和日用品。

  这片社区由一个非营利组织资助营建,股东大多是这里的住户,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共同规划社区的发展蓝图。

  居民们自称自己的居住地为“生态村”,因为这里家家户户使用太阳能,墙壁由隔热材料建造,窗户使用多重玻璃纤维,这样可以在寒冷的冬天节省能源。照明都是节能的荧光灯。为了节约用水,有些人家使用堆肥免冲厕所。由于采取多种循环再利用措施,这里产生的垃圾大约是普通社区的四分之一。

  “绿色概念”使社区居民真切地感受到环境的友善。虽然他们的生活仍然离不开电网和汽车,但这个社区所受的生态冲击,比普通社区要小40%。

  居民埃兰·夏皮罗说:“我们的社区理念是‘环保第一’,我们的社区文化是‘绿色’。”

  像伊萨卡这样的生态村遍布世界各地。目前,全球共有379个类似组织在营建以“保护生态”为主题的社区。这一趋势还在不断蔓延。

  集体生活 推崇“共享”

  除了强调“绿色”外,世界各地的生态村都推崇一个共同的居住理念——“共享”。

  一反传统的独门独院理念,生态村将各家门前屋后的空地腾出来,形成公共活动场所,孩子们可以一起游戏玩耍,各家家长轮流看护。

  在这些公用土地上,往往还有一间公共活动室,用于讨论村务,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社区音乐会、放电影等。村民们每周聚餐两到三次,此时的活动室就变成了“大食堂”。

  村民们每月交付一定金额,用于公共设施维修,或者社区的未来发展。村民委员会统一管理村中事务,每家每户都有发言权,但谁都没有凌驾于别人的权利,一切决定都必须获得一致通过。

  村里许多东西都可以共享:厨房、地窖、洗衣机、除草机、工具房、有机农场……到了收获季节,村民们分享有机水果和蔬菜。

  当然,并非什么都能共享,个人收入、私人房产等都神圣不可侵犯。同样,村民们在珍惜邻里友谊的同时,也不忘保护家庭隐私。小区房屋设计往往两者兼顾。如果你出现在门廊或前厅,表明你可以随时被打扰;如果你想一个人呆着,则可以躲进后院或里屋,享受独处的美好。

  和谐社区 温暖甜蜜

  在这些社区里,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人们放心地让邻居照看自己的孩子;彼此嘘寒问暖,相互关照;在星光下唱歌跳舞,共进晚餐;他们谈论的话题不是油价上涨、股票升跌,而是孩子和学校……一切看上去温暖而甜蜜。

  “绿色公社”的倡导者若阿尼·布兰克说:“我们最看重的居住理念就是邻里间的和睦共处。”

  将“绿色公社”理念引进美国的建筑师查尔斯·达雷特说,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他发现自己的女儿从18个月开始,就主动要求到院子里和社区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玩,渴望与他们打成一片。在玩耍中,她获得了自尊和自信,锻炼了社交能力。

  “绿色”概念 有待推广

  “绿色公社”倡导者桑娜·麦金说:“今天,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以何种方式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理想的‘绿色公社’是将昔日的村庄风格与现代的关注焦点结合在一起。”她认为这是对美国当前以汽车和隐私为核心的郊区文化的一种挑战。

  不过,要将这种挑战进行到底,却非易事。最大的挑战还是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绿色公社”的理念。为了推广这种新型居住方式,伊萨卡生态村创建人莉兹·沃克与伊萨卡学院及周边城区建立联系,将伊萨卡变成一座活的实验室:生态村的居民到附近的康奈尔大学教授环境课程,而访客则可以随时背着相机到村民家中参观访问。   唐昀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