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的安全与责任 欧阳汗青 |
中国的富人越来越多了,有人说,这一波股市又不知造就了多少个百万、千万、亿万富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符合经济规律的诉求已大致实现。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追求相对的共同富裕和更理性地对待富人,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从社会调查的数据来看,中国公众对当下富人的评价仍较低,原因两条:一是质疑他们致富的途径和手段,这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榜富豪频频落马可见一斑。今年以来,就有李义超、孙树华、谢国胜等先后因涉嫌合同诈骗、贷款诈骗被依法逮捕。之前,各省市上榜富豪栽跟头的也不乏其人,也就是说,这些富豪财富的积累具有原罪;其二是对一些富人致富后的生活方式不满,他们奢侈、浪费、讲排场、好炫耀、宠养子女、暴殄天物、缺文化、无美感,多少败坏了社会风尚。 但是,这样评价,并不能否认那些靠智慧和勤奋致富的富人的积极意义,他们仍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者,正确地看待富人的社会价值并给予公正的评价,消解那些非理性的“仇富”情绪,仍然是舆论需要去积极引导的。 然而,从富人本身而言,求得自身的安全和社会良好声誉,首要的一条就是自尊守法。在中国法制环境还不完善,权钱交易还有机可乘,资本市场仍可“忽悠”的今天,一个富人能否做到不投机钻营、不贿赂官员、不进行黑幕交易,既与个人的文化修养、慎独品质相关,也离不开很强的法制观念和对法的敬畏。从某种角度说,富人的安全性要比普通人差,因为他们常常会动用自己富有的资源去铤而走险,以求获得更大的富有,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富人畏惧上富豪榜的原因。 至于说到富人的责任,其实与其他人的责任也不应该有什么两样。因为富人有钱,就要他们多捐助,搞慈善,这是对社会责任的狭隘理解。现实生活中,一些富人一边捐助,一边诈骗;一边做慈善,一边搞贿赂,是典型的“两面人”,特别要引起警惕。一个富人,如果是企业家,他的社会责任首先应该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无瑕,保护环境不遭损伤,善待员工和消费者,这三条做不到,奢谈什么社会责任,便有哗众取宠之感,做到这三条,再有社会公益、文化资助、慈爱善举,像比尔·盖茨、李嘉诚、邵逸夫那样,那就是人中豪杰,富中精英了,公众只会仰慕,而不会忌恨的。 往深里说,富人关怀社会、崇尚公益、接济弱势群体有利于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对富人又是最大的安全。富人的责任与安全其实很难分开,就像守法与安全互为依存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政治清明,法治完善,机会均等,公众理性,让所有人都具备致富的可能,让诚实致富的财产永久得到法律保护,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不是本文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