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和丰碑 剑箫 |
|
上海金神甫路,一条带着殖民色彩的马路。在这条马路上有家广慈医院,充盈着教会色彩。这一切,在解放之后发生了变化:金神甫路变身为瑞金路;广慈医院变身为瑞金医院。而瑞金,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为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而享大名,如今它的名字被用在了这样一条马路、这样一家医院上面,是否有脱胎换骨的意味?无论世事如何沧桑变化,有一种人文精神在这家医院薪火相传,无法改变,那就是“救死扶伤”。这是医学最低也是最高的目标。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弃医从文的志士仁人不在少数,孙中山、鲁迅、郭沫若……他们可算得是中国人之“灵魂工程师”。然而,中国人的肉体同样需要拯救,没有那些鲜活的血肉之躯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劳作,又如何描绘出锦绣河山?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不正是那样一群“人体工程师”吗?他们理所当然地受到社会的尊敬,尤其在当下医生的经济待遇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 现在,上海人说“去瑞金”,不存在语义含混分歧的语言现象,就是指“去瑞金医院”。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境界。好比,倘若想在北京泡吧,你对出租车司机说“去南锣鼓巷”,司机一准把车停在那儿的某家酒吧门口。因为这条胡同已经成了“酒吧”的象征。而要让大众形成这样的一种共识,不把这篇“文章”做足,做出品牌,做出品格,做出一定的体量,又谈何容易?所以,能把“瑞金医院”从“广慈医院”的投影中走出来,能把“瑞金医院”铸成“瑞金”的简称,其中包含着全体医务工作者多少智慧和辛劳!瑞金,在上海人的心目中,很多时候就是生命最后的希望。 人们有理由为瑞金医院贡献了像陈竺、俞卓伟等一大批杰出人物而欢欣鼓舞,但我们更要记住那些每天和无数愁眉苦脸的病家做着零距离交流、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是他们年复一年、永不厌倦地动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给绝望的病人以生活的信心和生命的尊严,从而使瑞金的口碑重于所有已经耸立或即将耸立起来的丰碑。 ◆ 剑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