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 专 版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20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8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9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0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1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学生集资赡养老师说起

周有豪


  四川大佛乡小学代课教师蔡光荣,整整代了二十四年课,告老返乡后无分文收入,生活困苦。二三年蔡老师六十岁生日那天,他的八十余名学生,其中有在全国各地当公务员的、当教师和医生的,也有下岗工人,在蔡老师家相聚,为他祝寿并成立了“蔡光荣夫妇养老基金会”,郑重签名承诺,每年每人至少捐款一百元,基金由专人管理,每月给老师和师母三百元生活费,直至二老百年。

  看到这条消息,不禁喜忧交集。喜的是,八十余名学生一条心,表达感恩之情到这种程度,着实难能可贵。基金有限,回报老师的心意无限!忧的是,一位代了二十四年课的教师,退离讲台后竟得不到分文保障,让其如何生活?他自己和家人会有何感受?如果学生不自发集资赡养,后果又将如何?

  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偏远地区教师、代课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从教、学习、生活条件,不是听当地政府怎么表态,文件材料上如何写,而在于是否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建立相应制度,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搞好教育事业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努力和奉献。我们不能只要求教师付出,应该自上而下达成共识,即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外,还必须在精神和物质上关心教师,特别是对代课教师、借用教师等不在编的教师,要给予实实在在的关爱。相关部门越是关心教师,教师便会越爱岗敬业,遵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倾心、倾力、倾神、倾智地把学生培养成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但愿我们社会,不要忘记许许多多像蔡光荣那样为教育事业作过贡献的老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