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3》的启示 陈 靖 |
我对于好莱坞大片素来感冒,总觉得那是制片商们为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而用大把金钱攒出来的一场场视觉盛宴罢了,没什么思想性可言。正是由于这样的成见,多年来风行一时的灾难大片和科幻大片之一,都与我无缘。近期上映的《蜘蛛侠3》,是我看过的极少数的几部好莱坞大片之一。也正是这部片子改变了我对科幻片的看法,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影片通过一个拥有特异功能的“蜘蛛侠”和一系列人物间的恩怨情仇,通过人物的内心变化及行为表现,揭示了人性这一人类永恒的问题。蜘蛛侠是一个正义的化身,一个人们仰慕的超人,但在被仇恨淹没之后,他失去了内心的良善,失去了理智的思考,失去了常人的判断,他变得残暴无情,变得冷血和不可理喻。他内心的仇恨意识在堆积在裂变,慢慢侵蚀着他的内心。 “仇恨就像毒药”,一句台词让这个鲜明的主题思想跃然而出,剧情围绕着几个人物彼此间纠缠不休又难辨真伪的仇恨徐徐展开。他们都有着刻骨的仇恨,杀亲之仇,夺爱之恨,失业之怨,种种心里的怨恨成为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的线索和导引。他们像中了毒的恶魔一样,疯狂而残酷地报复着,此刻,好人与坏人、正义与邪恶的面目已暧昧不清,人物角色完全被仇恨的恶魔所控制,他们欲罢不能,将人性之恶展现得入木三分。蜘蛛侠不再是市民崇拜的正义化身,而成了一个复仇的魔鬼。影片通过黑色蜘蛛侠与红色蜘蛛侠的比对,表现了不同的内心变化对同一个人的影响之巨。 当蜘蛛侠感知到自身的变化,发现自己正在一点点堕落时,他开始奋力摆脱纠缠在身上的异物,撕心裂肺的挣扎之后,他终将附着在身上的“恶魔”除掉,回归到了原来的正义与良善,他又成了原来人们心中的蜘蛛侠。于是与邪恶争斗,又成为他的使命,最终,他在同样摆脱了“仇恨”这个恶魔的朋友的帮助下,战胜了变成“沙人魔鬼”的杀人通缉犯。邪恶终被正义所战胜,但影片并没有戛然而止,出人意料的结局是,一段恶魔的自述回放,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原来,沙人恶魔杀人的背后,另有隐情,恶魔也不乏良善的本性,恶魔也是为情所迫。 至此,人们终于明白了影片揭示的一个道理,世人并没有绝对的好恶之分。一旦为仇恨所覆没,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恶魔。影片的结尾,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台词,成为影片的点睛之笔,值得人们深深地体味。 远离仇恨,学会宽容,世界才会美好和谐!这就是《蜘蛛侠3》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也是我喜欢此片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