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的火花情结 周伯钦 |
| ||
| ||
|
◆ 周伯钦 人生如白驹过隙。屈指算来,我独钟火花已近半个世纪,收藏数量不菲,也许与长期从事的职业有关,我对反映时政题材的专题火花格外青睐。打开我的火花藏册,从清末民初的反帝立宪、爱国共和,到“文革”期间的语录、红卫兵、样板戏,真是包罗万象。改革开放以后,火花一度繁花似锦,涌现出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主题火花。诸如:新时期总任务、科技促进现代化、国庆纪念等等,令人陶醉于美不胜收的文化享受之中。 可惜随着生活方式的演进,价廉物美的一次性打火机,充斥于市,火柴逐渐淡出民众生活,火柴厂陆续关停并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宣传载体的火花自然被冷落了。那年,传来中共十五大即将召开的喜讯,热衷于收集时政题材火花的我,第一反应是尽快掌握各地火柴厂的信息,及时把它们收藏到手。谁料得到的反馈不是没有印发计划,就是工厂已经破产。正值此时,我遇到一次去南通出差的机会,公事办完以后,接待单位征询意见,欲安排我在当地参观访问,我不游山、不玩水,却提出到火柴厂走走。在与厂方领导的交谈中,我就生产十五大火花的意义作了一番游说,厂方表示理解,可是生产不景气,设计力量和经费都有困难。火花收藏者都有一个习惯,收藏的火花必须是火柴厂正规生产的。现在工厂无力纳入生产计划,一个很好的选题难以面世。于是我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可否由火柴厂和收藏界共同开发,设计和印制方面的费用由我去设法募集,厂方负责审查稿样和在生产的火柴上贴用,火花按一定比例分成。厂方被我对火花的痴迷和真诚所打动,破例签下合约并提供了注册商标。几经周折,一套“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56+1×2(即56枚火花+1枚封标×2种印色)纪念火花终于脱颖而出。火花采用了学会一位会员创作的56枚颇具特色的我国各民族的剪纸头像,庄重简洁,意味隽永。(见图1、2)。一枚大封贴以簇拥天安门的葵花、灯笼、舞蹈和祖国万岁字样,喜气洋溢,表达了党领导下民族大团结的繁荣兴旺(见图3,有缩小)。 火花问世后,因为史无前例,收藏人士竞相收集,好评如云。1999年南通火柴厂以这套火花参加北京的全国第四届火花展览还得了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庆祝国庆50周年时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选题与构思跟这套火花何其相似乃尔,时间却在2年之后,更让我对当初的策划产生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