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 专 版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20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8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9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0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1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偶得遗珠后所想到的

王人梁


  ◆ 王人梁

  在我年轻的时候,字画是不像现在这么值钱,记得那时在朵云轩里,大师陆俨少先生的山水扇面也只售十元仍无人问津,哪像现在,动辄叫价每方尺数千甚至上万,人们仍趋之若鹜。爱好字画的人越来越多固然是好事,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相互抬价盲目炒作却也现实地存在着。字画作品不问优劣,只论尺寸,当字画沦为商品,买画与买布买房无异,这不免让人感慨世风日下,真不知如今的书画爱好者们能从中体会到的真正的乐趣还剩多少。

  本人非富非贵,所幸玩得较早,倒是藏了些好东西,有时闲来翻翻,还能发现不少早已忘记的宝贝。前几天在家找一幅画,遍寻不见其踪影,却发现了一张清朝乾隆年间董诰的江乡风景立轴。此画可谓是董诰画中的逸品,笔墨精到,雅秀绝尘,醇和自然,画上题诗更是静逸,曰:“江乡风景入豪端,首夏清和花未残,若认桃源无不可,片时聊作卧游观。”

  奈何无论我怎么回忆也无从记起这幅画是如何得来的,如此佳作竟被我束之高阁,想来是我才疏学浅,年轻时尚未识董诰其人,只不过见此画颇具神来之笔,便收罗了来,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也不知有多少宝贝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易了主。

  董诰(1740-1818),字雅伦、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谥文恭,董邦达(官至礼部尚书)长子,浙江富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顺天乡试举人,明年成进士,殿试名列一甲第三,乾隆帝以其系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为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三通馆协修,武英殿纂修。散馆年改任编修。

  董诰出入禁中40年,供职勤恪,进止皆有常度;熟谙掌故,政事得失,皆能洞鉴本源。朝见时,凡有献纳,皆面陈之,不用奏牍。平生所学,在一“城”字,以为天下无不可与外之人;而人亦未有敢侮之者。董诰亦擅绘事,其所进呈画本,均经乾、嘉二帝亲笔题咏,收于《石渠宝笈》第三编。

  蒋宝龄《墨林今话》谓其“承东山宗伯(邦达)家学,早岁即深通六法,有‘大小董’之称。数十年来海内士橐笔笴都门者,得其指授无不着声艺林。”

  朋友们都说我有很好的运气,好东西好朋友在我如此平凡而无用的人身上出现,我想的确这样。我有几位真正的朋友,也有几幅真正的好画,这是我的运气。如若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想好画好友同样如此,可惜现在的人要想遇上这样偶得的机会恐怕已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