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 专 版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20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8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9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0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1版:求职· 留学指南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寓讽谏于笑谈之间
——题《笑谈录》兼怀《漫画世界》诸老友
张林岚


  我这本题名《笑谈录》的讽刺小说和讽刺小品自选集,是1985年到1999年间写的一些旧作,曾用一个“漫画人间”的栏目发表于画刊《漫画世界》,明日黄花,都过时了。说起《漫画世界》不能不讲几句陈年旧事,也可说是本书“缘起”。那是1985年夏天,有“美影三剑客”之称的漫画家阿达(徐景达)、詹同(詹同渲)、王往(王树忱)等人在制作卡通片之余,很想办个漫画刊物,作些社会批评。他们所在的上海美影厂厂长特伟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漫画家,竭力支持。但他们是电影厂,一时找不到能够提供印刷出版和发行等条件的合作者,举步维艰。这年7月间,经漫画界老友张乐平介绍,他们商之于新民晚报社负责人赵超构(林放)和束纫秋。赵和张乐平早年曾有合作办个漫画刊物的旧约,后来因为1957年前后政治运动频频,计划搁浅。岁月蹉跎,这一次旧事重提,时间已过去30年,既是一群漫画家“自投罗网”送货上门,报社当然欢迎之不暇,当即表示报社可以出人力、出资金和一切硬件,并交邮局全国发行。只是当时报社本身也还有困难——新民晚报从“文化大革命”开始时被迫停刊已16载,1982年元旦虽然勉力复刊,但连个社址也还是临时借用人家的。为此,拨给画刊的办公室只有2个平方米大小一个用板壁隔出来的小房间。后来有好几批境外漫画同行前来报社参观,见了无不叹为观止,惊呼:“哦,这是世界上最小的编辑部!”

  7月初双方接头,一拍即合,8月创刊。画刊定名为《漫画世界》,由黄苗子篆书刊头,他也是三十年代的老漫画家。赵超构作发刊词,倡议“名人入画”,领导人也可以画入漫画,以开民主风气。参加编委会和编辑部工作的有张乐平(主编)、特伟(副主编)、阿达、詹同、王往,杂文家田遨、叶冈(他是叶浅予胞弟、漫画老编辑),青年漫画家徐克仁、郑辛遥、杜建国。后来参加工作的又有孙绍波、史美诚。我代表报社参加编委会,因为报社还有工作,只能说挂个名。我不会画漫画,使不上劲。后来才试写讽刺小说凑个热闹。因为漫画刊物不能只登漫画,还得有点配合漫画的“作料”,如杂文、打油诗、笑话、短篇小说和小品文。画刊的小说,不是一般的小说,也不是时兴的“小小说”、“微型小说”。它似乎应该是用文字表现的漫画,或是打油体的“准小说”。既要短小,又

  有漫画讽刺与幽默意味,我的小说多数是忙乱情况下赶出来的。力不从心,符合要求的几乎没有。

  《漫画世界》创刊初期略占天时人和之利,“其兴也勃焉”。但在今日的中国,漫画世界这个世界的空间其实是有限的。后来几年,因形势变化,受到限制渐多,“名人入画”寸步难行,讽刺的刺也常常成了银样镴枪头。更不幸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三剑客”英年早逝,九十年代以后赵超构、张乐平、叶冈等也陆续谢世,画刊大受挫折。1992年冬,编辑部又请了华君武、丁聪出任正副主编,想借他们的光重振旗鼓,但终于因报社管理体制改革,经济又面临危机,不得不在1996年12月后下马。从1985年8月到1996年12月,一共出了269期,发行量十余万份,遍及全国各省市。它虽然嬉皮笑脸,但骨子里始终是严肃的。它坚持仗义执言,匡正时弊的方针,努力弘扬公平正义;鞭挞丑恶,多少为鼓吹民主法制、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尽了一点责任。至于我的小说,只是漫画的附属品,粗糙浅薄,没有多少价值。对于官场腐败、市场混乱、文坛空虚、道德滑坡等种种负面现象,到底能发生多少激浊扬清的作用,也很难说。往者已矣,就把它当作对那个已经销歇的画刊和曾经为之耗尽心力的朋友们的纪念吧。  (《谈笑录》由工人出版社出版,外地读者如购书困难,请电话联系:5292182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