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3版: 教育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跪式教育”该休矣

荀言

  无题   孙绍波

  最近,“跪式教育”突然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在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提议下,包头市某中学千名学生向教师集体跪拜;云南昆明上演了一场古代“中秋节成人礼仪式”,让成年的一批年轻人跪父母、还跪国旗;海南的一位中学校长,居然在全校的早操课上,向学生下跪,用这一极端方式劝告学生“好好学习”。

  那几位搞“跪式教育”的朋友,似乎各有各的道理。“疯狂鼻祖”李阳就认为,让学生下跪是感恩教育的一个好办法。可是,两腿一软,扑通一声,真能让人磕头磕出个感激涕零来吗?

  那位在昆明让少男少女们冲着国旗跪拜的策划者,则认为此举是将传统文化、国学、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将这种“跪文化”引入到现代教育理念中,就未必合适了,毕竟,下跪磕头绝对不是国学的精华,相反,正是我们要抛弃的东西。

  至于海南的那位校长,有人说他感人至深,是“伟大的一跪”,可问题在于,他这一跪之后,真有那么多学生会放弃“网吧”回到教室中来吗?依笔者看,校长先生之所以下跪,怕是无奈之举,甚至是无能之举,因为,他的教学没能吸引住人,他找不到让学生好好学习的高招。

  事实上,所谓的“跪式教育”非但不能起到感化的作用,相反是对教育核心价值的亵渎。一个“跪”字、一种屈膝磕头的礼仪,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它带来的是什么?是人的奴性和高低贵贱的观念。在提倡平等、提倡创新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实在没有理由把这种早已退出历史的所谓礼仪再请回来。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搞“跪式教育”的人中,有教育名家,也有校长,还有一些教师赞成“下跪”之举,这说明,如何把握正确的教学理念,怎样学会教书育人,我们的部分教育工作者还存在相当大的误区。

  鲁迅先生曾有言:“中国人,挺起你的脊梁!”我们让学生懂得感恩没有错,但与此同时,更要让他们拥有人格的尊严和平等的观念。拒绝下跪,是中国人的进步,全人类的进步。我们不能倒退。       荀言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