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读者俱乐部
 第A2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长三角·综合
 第B03版:长三角·专版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广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槛”太低,有考生连“抱佛脚”也省了
——今年成人高考出现“游戏”怪象
王蔚


  前几天刚结束的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表露出的一正一反两个鲜明“个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争议:一是考生、家长和社会方方面面轻松应考的心态,成为6月份普通高考的一面镜子;二是部分考生“游戏”考试的态度,使得国家级考试的严肃性打了折扣。

  高考理应家长放手

  说是成人高考,其实也是“娃娃”居多,许多人高中、职校毕业也才一两年。此次沪上成人高考共有考生9.1万多人,分布在全市的127个考点,而今年6月的高考全市考生共10.8万人,设有150个考点。可以说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规模已经相差无几。

  然而就在6月份高考越来越成为“扰民”的代名词时,成人高考的平和态势则受到了社会的首肯。某中学的董老师多年来一直为考场守门,他说:“6月份的高考,门口人山人海,如果考场的铃声与家长的手表误差半分钟就会遭到投诉,甚至邻近居民楼有鸟鸣也有人会打110,除了突降暴雨没法投诉,家长简直如惊弓之鸟,而成人高考几乎看不到送考的家长。”一位考场主考也感慨地说,没有了家长的送考和过度呵护,考生的心态也变得十分平静,许多人都是开考前一刻钟才步行到考场的,连打出租车的也极少,考场周边居民的生活一切井然。

  国家考试视若儿戏

  平静参加考试,这是成人高考值得褒扬的地方。然而,有些考生以一种近乎“游戏”的心态对待这样的国家级统一考试,则是不足取的。缺考人数畸高,无形中造成了组织考试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的浪费。某考点设有32个考场,应到考生700多人,然而两天里各堂考试的缺考人数约在六七十人以上。而且普通高考极少看到的早交卷现象,在成人高考时则司空见惯。有的考生做了不到半小时就趴在桌上睡觉了,交卷的时间一到,就有相当部分考生迫不及待出考场了;能坚持考完两个小时的人并不多,在打结束铃时有的教室里仅剩一两个人。记者在场外采访时还发现,有些考生的考前复习也十分马虎,还有的人甚至连“临时抱佛脚”的复习也省略了,有个男生在史地科开考前的半个小时里,问人借了两本书翻一翻算作是复习了。

  建议考虑申请入学

  部分考生的“游戏”心态,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成人高考上线分数十分低。以去年为例,高中起点升本科的,四门科目总分为600分,文科录取控制线是280分,即每门科目只要考到70分即可,而理科的录取控制线仅219分,如果是报考专科的,语数外三门科目的录取控制线更是低到只要100分。去年全市成人高考报考总人数为8.7万余人,共录取7.1万多人,录取率近82%,如果除去缺考的和个别“捣糨糊”考生,已经近乎是考一个录取一个了。因此,成人高校是否还要通过高考的“门槛”引起了争议,与其录取分低到相当“难看”,不如彻底敲掉这个意义不大的“门槛”。

  华东师大高等教育博士张瑞田提出,随着高中学历的普及,成人高校应当借鉴国外社区学院申请入学的模式,进门是“零录取线”,出门则应采用相当严格的学分制,学校档次不同,拿到文凭的难度也要不同,确保成人高校的教育质量。 本报记者 王蔚      

  评论 071016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