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镇痛周”里专家提醒小心误区 疼痛是一种不应被忽略的疾病 施捷 |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施捷)“如果以为病好了,自然也就不痛了,这是一个有关疼痛的认识误区。”本周是第4个“中国镇痛周”,各医疗机构正试图以多种宣传形式告诉人们——急性疼痛是疾病的一个症状,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本市昨天同时还有一条免费祛痛热线(400-880-8806)开通服务。 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疼痛已被医学界定义为“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有数据显示,我国每3个门诊病人中,就有2个是伴有各种疼痛病症或症状的病人,其中尤以女性患者为多,约占六成。目前全国至少有1亿疼痛病人,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疼痛也是一种可以诊治的疾病。 疼痛具有普遍性和多发性。“但当疼痛超越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或长期影响患者,这类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病,例如肌肉关节痛、颈肩痛、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椎间盘突出痛、晚期癌症疼痛等等。”有关专家强调说,剧烈或长时间的疼痛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也是造成劳动能力低下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最普遍、最直接的因素,我们不应该忽略它。 自2003年欧洲各国疼痛学会联盟发起“欧洲镇痛周”、并由国际疼痛学会决定向全球推广以来,我国已连续3年以“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免除疼痛——患者的基本权利,医生的神圣职责”和“关注老年疼痛”为主题,在每年10月开展一次“中国镇痛周”宣传活动。本月15日至21日为第4个“中国镇痛周”,今年的活动主题确定为“关注女性疼痛”。 另据记者了解,有鉴于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疼痛归入了疾病的范畴,并充分考虑到临床医学发展及患者需求,我国卫生部于3个月前下发通知,决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诊疗科目。而事实上,尽管本市一些医院已在临床上开展针对疼痛的相关诊疗,但若要整合包括神经科、麻醉科、骨科、中医科、心理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力量而正式设置“疼痛科”,尚需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