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看好唐三彩釉陶 张海国 |
| ||
|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极其强盛的王朝。当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其高度文明的写照。唐代也是当时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孕育出了绚丽斑烂、雍容华贵的唐三彩釉陶。 唐三彩釉陶制品,目前在拍卖市场中行情看好。2005年3月30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高15cm的唐三彩龙柄壶以64506元人民币成交;2005年9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高58.3cm的唐三彩仕女俑以595440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5月2日在崇源国际的拍卖会上,一件唐三彩打马球女俑(一对)以3742330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6月22日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高49cm的的唐三彩马以440000元人民币成交。 唐三彩釉陶制品造型优美,色彩绚丽,充分反映了唐代文化博大精深,光彩照人的艺术成就。唐三彩是在汉代低温铅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胎料为白色粘土,用含铁、铜、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这种低温釉陶,常以黄、绿、褐、蓝、黑、紫、白等组合使用,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而俗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主要用于作随葬的器物,称为“明器”。史书上曾有这样的记载:“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象马雕饰如生。续以炫耀路人……破产倾资,风俗流行,下兼士庶。”三彩器的流行,正是适应厚葬风气而兴起的。唐三彩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其中以西安、洛阳出土最多,长安和洛阳是唐代都城所在,是唐代政治、经济中心,王公、官僚、士大夫以及富商的墓葬集中,所以唐三彩出土的数量也多,因而有“洛阳唐三彩”之说。 唐三彩器物造型极为丰富。日用的陪葬器物中,有碗、盅、碟、瓶、壶、杯、盂、砚、枕、灯、缽;有家具、车马、假山、楼阁亭台等,其中以人物俑、马、骆驼的塑造最为精致,形神俱佳、数量也颇多。 三彩陶的艺术造型,充分反映了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唐三彩的人物造型一般都显得强壮有力,如武士俑往往着意夸张肌肉的发达。怒目圆睁,作剑拔弩张之势。唐三彩中动物的造型甚多,特别是马,使人有驰骋千里、奋击疆场之感。那些骆驼的形象十分丰富,唐三彩骆驼中,有中亚种的双峰驼,也有阿拉伯种的单峰驼,这些骆驼有的仰首嘶鸣,有的跪卧在地,或载乐队,或满载丝绸,再现了丝绸之路的动人场面。在车马俑和牵骆驼俑中,很多是深目高鼻的胡人。这些胡俑中所塑造的人物一部分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有的是外国人。他们之中有穿胡服的,也有穿汉服的。这是唐代时我国少数民族同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张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