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的街名 郑祖安 |
去南翔参观。 汽车一到镇上便直驶白鹤南翔寺。因南翔古镇之名源于是寺,所以自然要先去朝拜它了。寺的新建筑落成还不久,系唐代风格,前后大殿、庭院庄严宏大。尤其是在其下面还有一个极大的地下室,据说为全国最大。另外大殿前东、西两侧的钟、鼓楼之高,据介绍在国内也数第一。现今是“旅游竞争时代”,这些在地方上都是足可引以自豪的。 出寺一路信步向前,猛抬头看到路牌上写着“生产街”。这个名字,在我们这些见惯了以全国地名命名上海路名的市区人看来,好生特别。再一路行去,竟发现还有“劳动街”、“人民街”、“和平街”、“民主街”、“解放街”等等。这些路名显然不是近时命名的,它们当是过去某个时代的特定产物,是历史的投影。 向陪同参观的镇领导打听,果然,这些路名都是解放初期取下的。当时镇民们建设新南翔的热情无比高涨,为了使镇貌体现新中国的新气象,便将小段小街连成长段长街,重新取了这些反映时代风尚的新街名。因为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当了主人,就有了“解放街”、“人民街”;又因当时要大力发展生产,提倡劳动最光荣,于是有了“生产街”、“劳动街”;要发扬民主,希望和平,也就有了了“民主街”、“和平街”。 地名包含并能折射出地域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时代特征,就这个意义而言,地名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能为后代保存地域的丰富岁月记忆。例如上面这些街名,就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变迁的重要印痕,让我们意外地触摸到了过去的时代脉搏。历史是一个绵长和延续的概念。南翔尽管是个古镇,但是任何地方的历史文化都是叠加的,古代历史文化在此自然比较厚重,弥足珍贵,但近现代的文化积淀,同样也是宝贵的。因为它们在离历史越来越远的今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和显现地方独特个性的重要资源。 想到这些,我特意向镇领导同志说,南翔的这些街名已成系统,在上海市郊乡镇中堪称是一特色。这些街名虽然显得直白,但强烈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息,希望古镇以后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在保护老街、老建筑的同时,也要保护这些50多年前的老地名,千万不要将它们轻易地改掉。 此番徜徉老街,欣赏双塔,悠游古猗园,品尝小笼包,又意外地新发现了南翔的这个地名特色,这令我欣喜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