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坊 蒜香的世界 孔明珠 |
| ||
| ||
|
文 / 孔明珠 大蒜是蔬菜也可以算调料,喜欢的人一天也离不开它,讨厌它的人列其为禁忌,更多人半推半就、欲拒还休,其中,数偷偷吃完抹抹嘴嚼一片口香糖的最潇洒。 蒜香骨曾风靡中餐馆,油炸的,香喷喷,一头故作高雅地用锡纸包上,使人有理由大啃特啃。蒜香骨的影响力使生鲜猪肉排条在超市货架上莫名其妙命为“蒜香骨”。 蒜香粉用处很多,炸鸡时可以放,吃面条时可以撒。大蒜头烹调用很普通,炒米苋烧黄鱼爆生菜,不放大蒜头简直不成体统,凉拌黄瓜也必须拍几个蒜头进去才好吃。至于赵本山们,离了大蒜还不知能否活下去。 上海人也吃大蒜,尤其周末休息在家百无禁忌。买来一捆新鲜大蒜,中午我用厚百叶、蘑菇和肉丝炒了一盆油汪汪的大蒜,干掉。晚上又炒一碗,放了些辣豆豉,更加好吃了。炒大蒜我是小时候在爸爸那里学到的。我爸喜欢吃的是炒白胖豆腐干。一个爱吃的人是会研究烹调奥秘的,就像一个孩子对哪门功课有兴趣,他的肾上腺素会调动起来,血会自然奔涌到头脑,人就变得无比聪明,相反,就会显得愚笨,简直不可救药。 切大蒜要先把白色的头部拍碎,切成寸半长。大蒜的品种有讲究,对于这个我还搞不太明白,有时候买到鲜脆的,有时买来的大蒜叶子很老,这和大蒜的粗细好象没有关系,我注意到大蒜的叶子,买颜色青绿的总归对头一点。 大蒜比较吃油,烹调时油稍微多放一些,火要旺,多多煸炒,尤其是白色头部要让它煸到瘪下去,然后放入其他配料,加一点点水盖一盖。我爸爸喜欢在大蒜炒豆干快要起锅的时候放一点点老抽,再放一点白糖。大蒜是一个味道浓郁的菜,浓油赤酱还是很对头的。我炒大蒜百叶蘑菇肉丝时,也放一点酱油。 楼道里哪家炒大蒜,一走廊的香。有时人很干净地出门见客,皱着眉头躲避那味道惟恐不及,有时还骂骂咧咧的,怪人家恶俗。可是轮到自己在家里穿着大花睡衣裤炒大蒜吃了,小资思想就不知被挤到哪朵云上飞走了,快乐加上放肆真是一种超爽体验。 长乐路曾开过一家“大蒜料理店”,我很好奇,进去踩点,发现是日本人开的,中档西餐的样式,外面搭了木条的台,有遮阳伞,蛮有情调。见中午有简餐,我便招呼朋友一起去吃。我们5个人,点了5种套餐,小牛排、荞麦面、意大利盖饭等等,味道还可以。因为好奇为啥叫大蒜料理,我只能奋不顾身点了“大蒜咖喱饭”,结果才知道,就是普通的咖喱饭,上面放了十来个油氽大蒜头点缀。 大蒜头油炸在日本料理屋是很贵的,烧肉店的大蒜头串烧莫名其妙的贵,也许用的是进口的大蒜头。不知国内谁做大蒜头出口生意发财的,蒜头商,这个名称很好听,老板再长个大蒜鼻子就锦上添花了。 以前有听到推销大蒜的高级营养胶囊,健康保健作用说得天花乱坠,谁料OFFICE白领吃下去,放出来的都是大蒜屁,五星级办公室里太不雅了,还不如明火执仗地吃炒大蒜,还能满足口腹之欲呢。大蒜能驱除瘴气,去海南旅游,团伙的四菜一汤,每个都放大蒜。有些人还喜欢穿腈纶的T恤,天气奇热,走过去穿过来,闻到的都是那股汗水混着大蒜的味道,令人厥倒。 我常常想,如果做什么事都不计后果多好,人长大后一天到晚在克制的就是“任性”,活在人群中很累。所以“超女”那一句“想唱就唱”的口号我喜欢极了,它提纲挈领,激发我们心底埋伏的欲望。这样,我带头喊一句吃大蒜的口号吧,“想吃就吃,有什么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