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2007重阳节99关爱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专题报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 · 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存取款信息打包成“糊涂账”
工行储户若要确保查到明细,需前往开户行并付费
孙云


  本报讯 (记者 孙云)工商银行为减轻自身电脑系统的存储压力,在不告知储户的情况下,将存折上的交易信息定期压缩打包成一笔“糊涂账”,储户如需查询打印明细表,不仅要付钱,还得前往开户行大费周折。这种做法让储户陆先生难以接受,遂致电本报投诉。

  退休市民陆先生日前在工商银行使用存折补登交易明细纪录时,看到3月14日有一笔3000多元的支出名为“累取”,他对这笔费用毫无印象,更不知“累取”是什么意思。网点人员也称不知情,并告知查询详细内容必须前往开户行。于是,家住浦东的陆先生赶往位于淮海路的开户行。

  经查询,陆先生2月26日曾使用存折,至3月14日,发生3笔转账付款业务,“累取”便是将3笔支出累加而成。其中,2笔为支付公用事业费,按照相关企业要求,应该保留凭证数月至两年备查。陆先生想索取明细账单保存,银行要求他支付20元费用,并要等上一个月才能去领。因此,陆先生不得不为了仅仅3笔业务的明细单,两次前往开户行。

  碰到类似问题的市民不只有陆先生一人。他们认为,银行不该在没有事先告知的情况下删减交易信息,这损害了储户的知情权,将本该由银行承担的经营成本转嫁到储户头上。对此,工行客服人员及为陆先生办理业务的网点工作人员解释,为了减轻电脑系统存储海量交易信息的压力,银行必须定期将储户未登折的存取款信息压缩,将多笔业务合并为一笔,称为“累取”“累存”,一般每3个月清理一次。压缩后,储户可以尝试拨打客服热线查询明细,但由于系统设置的原因,不能保证能查询到所有未登折信息,如一定要查明,只能前往开户行。记者注意到,无论客服人员还是网点工作人员,都没有对因此给储户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评论 071018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