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 点
 第A06版:2007重阳节99关爱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读者之声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 ·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 · 教育
 第A28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0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新民环球 · 广告
 第B01版:头版
 第B0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残疾人的两次择业

唐海东


  我是一个身体严重残疾、身子畸形的人,身高只有1.3米,还拄着拐杖。但在我的经历中,有两次关键的择业我都没有被歧视。

  第一次是1993年。那时我所在的企业面临倒闭,许多有能力的人跳槽的跳槽,改行的改行,没能力没关系的人,就等着下岗协保回老家。那年我才34岁,就此回家,我无论如何不甘心。这时,有朋友提供信息:上海莱福集团广告部招聘一名广告文案,建议我去一试。

  那天,我忐忑不安地去了,带着我发表过的所有文章。由于我是个“特殊”应聘者,集团总经理亲自面试了我。半小时后,他通知人事部让我次日上班,试用3个月决定录用与否。原本我没抱多少希望,这样的结果让我激动得一晚上没法入睡。第二天,当我跨进集团办公大楼的电梯时,人人都对我投来疑惑的目光。

  3个月试用期满,我不仅和集团签了劳动合同,还拿到集团广告部副经理的聘任书,收入一下子比原单位高了许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公司许多人都误认为我和老总有什么关系,我也解释不清,只能告知“天晓得”。

  第二次是2005年。这时候的我,渴望着从事自己特别喜欢的职业——心理咨询。两年前,我已经通过了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考试,随后一直在继续钻研,提高自己。有一天,在和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陈莉主任随便交谈时,她说,工作室正缺咨询师,问我是否有意去工作。我回家和妻子一商量,第二天就放下了原有的工作,给陈莉主任肯定的回复。于是我被聘为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咨询师。如今,我已经在这里做了几百例个案,还不断开设讲座,在报上发表文章,经常会有人点名要我咨询——我成了小有名气的资深咨询师。

  两次跳槽择业的经历告诉我,社会上虽然确实存在职业歧视现象,但如果我们自己有真才实学,总会遇到识才之人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