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子女的曲折求职路 蒙契尔 |
我是知青子女,在外地读的小学、初中,一直是班上的尖子。考高中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考上了上海市重点中学。不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生活环境差,所以书没读好,高考时又考到了外地大学,读的倒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一个人在外地,反而学得不错,大学毕业时还评上了校优秀毕业生。 上海的政策是鼓励上海户口的学生去外地读大学的,还保证毕业后可以回上海工作。但我找工作却不顺。我的专业是建筑设计,在上海是很吃香的。但可笑的是,仅一年我就换了三次单位,下个月还准备换第四次。 第一家单位是爸妈托人好不容易找到的。实习了6个月,正式工作才8个月,直到有一天,我偶感不适去医院看病,才发现老板答应的“四金”账户上的数字居然是“0”。我去找老板,没几天,老板答复:你是上海户口,“四金”交得比外地人多,所以我们不想要你了,只要你找到新工作,我们就帮你补交“四金”。对我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去年爸妈找了多少人为我的工作操心,现在我却莫名其妙地把工作丢了。 找第二家单位稍容易些。新工作很忙,不过我做得很好,同事们很欣赏我的能力,我自己也很有信心,因为我在大学的确没有荒废学业。但不知道为什么,老板一直没有和我签约。快近3个月的时候,老板找我谈话:我们这里人已经足够了,现在项目也不多,下星期你不用来了。此时,我突然有种被骗的感觉:看看新招来的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老板的表妹——一个原高尔夫球场的前台小姐,我突然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个救火队员而已。 现在工作的单位是在那之后一星期找到的,但公司规模太小,加上我,只有3个搞建筑的人,于是,像我这样的女孩子,要经常通宵加班,而且没有加班费,没有调休,试用期还要3个月。家里人极力反对,所以下月我又要跳槽了。 作为知青子女,只因为童年没有和周围的同龄人生活在一个城市,所以即便上海话说得很好,也被称为“乡下人”。到了职场,又因是在外地读了大学,是上海户口,“四金”交得多而直接被拒绝——无语。 现在,我凭能力倒不担心找不到工作,只觉得想找到稍满意些的工作,很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