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 ·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 · 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 · 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 · 投资理念
 第B06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溢价障眼法

秦武平


  从下月起,上海公共交通卡普通卡押金由每张30元下调至20元,对持卡在手的市民来说,似乎交通卡要贬值了。没想到很有“创意”的黄牛,抓住公众心理反其道而行,竟推出了很有诱惑力的溢价收购法:每张押金30元的普通卡,再加价5元至10元收购。

  如此一来,许多退卡者都愿把卡卖给黄牛,岂不知正上了黄牛的“钓钩”。试想一下,黄牛怎会做赔钱的买卖?之所以这样做,因为黄牛们发现,不少退卡者不知道卡内余额多少,所以利用溢价收购这种障眼法,来吃下有一定余额的交通卡。他们查验卡内余额的手法很快,发现余额为零或者有欠费的交通卡,就以“此卡不能使用”为由拒绝履行溢价收卡承诺。如果卡内余额大于10元,就迅速纳入自己囊中,在旁退卡者根本来不及看清验卡机的金额显示。“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知情的退卡者还误以为自己赚进了。

  黄牛伎俩之所以能多次得逞,关键在于很多人都有贪小便宜心理。一听说溢价回购,先行认定这肯定对己有利,而忽略了对卡内余额的关注。事实上,黄牛千做万做,蚀本生意不做,只不过以高于30元的“溢价”口头承诺为诱饵,通过欺诈方式牟利。退卡者和黄牛的交易根本就没有安全感,需退的交通卡以验资为名全被黄牛攥在手里,钱则在黄牛腰包里,退卡者只能被黄牛一步步牵着走。与其说是黄牛简单的障眼法能够诱惑人,不如说一些人太贪图蝇头小利,最终吃亏上当也在所难免。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