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直接参与民主建设更务实 周敏凯 |
□ 周敏凯 在十七大报告中,有一个较新的提法,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并立,看作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实在是一大制度创新,值得充分关注。 有一定阅历的民众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人民享受的民主权利是前所未有的,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是空前高涨。现在普通民众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意见,对任何社会现象的看法,都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发表与传达,政府与媒体对民众意见与民生问题也给予更多关注。人民当家作主,已经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对民主,大多数百姓理解为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选出值得信赖的代表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民主政治建设似乎是人民代表关心的远离百姓的事。现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被提到一个崭新的位置,这意味着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普通民众成了主角,他们将直接参与基层社区的日常生活以及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项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管理,基层群众自治将成为一种最直接、最充分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乡镇、街道社区民主协商、民主自治的实践与经验层出不穷,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已经有了相当的成绩。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可见,未来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将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而且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将是一种务实的、亿万民众参与的世界上最广泛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践。可以相信,“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的硬实力持续协调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软实力也会协调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会不断推进,闯出一条令世人瞩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