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高尚师德 邵宁 |
在党的十七大上海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代表们对于教育的话题特别关注,如教育均衡化、减轻课业负担、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等等。 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代表谈到了师资队伍的问题。他说,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要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国,首先是通过教育。在教育中,义务教育是基础。因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道德品质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在义务教育时期,而基础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可是,当前师资队伍的状况不容乐观。最近上海有一项针对教师的调查:你第二次选择职业,会不会仍选择教师?60%人表示“不会”,而在“愿意选择”的人中,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年轻教师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的自己还不成熟,甚至在管学生时,学生哭,老师也哭;还有的老师对学生缺少爱。不少人只把教师作为一个普通职业来从事。但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教师需要红烛精神,这恰恰是我们当前教师队伍中最缺乏的。 卢湾区辅读学校校长何金娣代表很有同感:教育牵涉到千家万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年轻教师的培养迫在眉睫。 李宣海说,上海最近开展了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由优秀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一步一步带教。这项工程,今后还要加大力度,着重培育高尚的师德。当然,年轻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现在,播下爱的种子,等待它们慢慢发芽长大,将来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特派记者 邵宁 (本报北京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