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胜“无人” 朱永平 |
每当我乘坐“无人售票”的公共车辆时,总觉得缺少那么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因为,售票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售票,自动售票设施虽然可以代替售票,却无法替代售票员所做的其他工作。 首先是“招呼”——“请给抱小孩的让个座”“老妈妈,您到站了”“换××路的乘客,请在这里下车”……其次是“治安”——“对不起!易燃易爆的东西不允许带上公交车……”“车辆拥挤,请乘客们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背包”……再次是“咨询”——“去野生动物园吗?到上海体育馆换乘××线”“去城隍庙,在徐家汇换乘××路可以直达”……还有是“管理”——公交车内如同一个小社会,秩序、卫生的管理,车属财物的看护,这些责任可由售票员担起来。 如果招呼、治安、咨询、管理工作都让“无人售票”的司机来承担,难免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进而影响行驶安全;而倘若司机只顾开车,丝毫不管车厢内的人和事,试问,现代交通何来和谐氛围及人性化服务? 值得高兴的是,近来一些公交公司正在逐步恢复“有人售票”。原因是——“有人”胜“无人”。不妨把他们的“心得”总结出来,前后作个对比,看看能不能在更大范围的公交车辆上实行。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倒退”,这么一来上海公交的“洋气”少了,“土气”重了,我以为完全不必理会,随他说去。卡可以照刷嘛,只是增加了“活”的人性化服务。照我的想法,稍作必要调整,现代辅以传统,搞出我们的服务特色来没有什么不好。我还想,实行“有人售票”,还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呢,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