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梦中跑步”说起

夏伯年


  记得儿子小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趣事:儿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在班上越来越落后了,他心里很着急。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他每天放学回家就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房里“复习迎考”。一天,我对他说:“你也要适当参加户外锻炼,不要总是想着名次,把自己的身体弄垮了!”儿子却说:“我不必参加体育锻炼了,我每天都在梦中跑步。不知为什么,在梦里,尽管我一直在努力奔跑,但许多同学还是超过了我。”我笑着说:“傻孩子,经常在梦中跑步,说明你的心理压力太大,更要参加体育锻炼!”

  于是,我给他讲了自己过去的故事:我白天工作节奏很快,脑子几乎是“高速运转”。到了晚上,我还要参加职称考试辅导班,睡觉前,我的脑子也很难“刹车”,白天的工作,晚上的学习,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过去,我晚上也经常睡不着觉,并且反复做同一个梦:我总是在爬山,但总是落在最后。有时候,半夜醒来也会想到“难题”,造成了睡眠上的恶性循环。后来,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懂得了如何运用思维惯性,学会了“减速”和“刹车”。

  我是这样安排的:晚上我参加考试辅导班回家,散步一小时,并利用白天的思维惯性,将知识点梳理一遍,但遇到“难题”决不苦思冥想,而是随手记在小本子上,第二天再思考或请教。散步时的“思考”不是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不能“用力”而应该“随意”。也即是说,在睡觉之前,不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一些细节或难点问题,不要继续踩“油门”,而要利用惯性慢慢地“刹车”。这样,有了一个“缓冲”的过程,可以使自己睡个“安稳觉”。

  儿子听了我的经验之谈,也采用了“散步与思考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他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都有了提高。       夏伯年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