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 · 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 · 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龄54年、年龄77岁的张铃22年收集党章党史书籍、邮币等实物——
老党员手书党章“找答案”

郭剑烽 、范小锋 、蔡仁华、范华

  ■ 张铃先生在家展示党章党史书籍 范华 摄

  本报讯 (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范小锋 蔡仁华)今天上午,家住武威东路477弄14号的张铃,捧着两大本用小楷书就的党章,来到居委会与邻居交流学习。这位老党员书写、收集党章党史书籍、邮币等实物,至今已有22年。

  书写党章五大本

  昨晚,记者走进张铃家的书房,一大排书柜内齐齐整整排放的有关党章党史书籍、邮票、货币等数千件。1949年解放社出版的《共产主义ABC》、1949年中共市委党校出版的《干部学习参考文件》,纸张已经泛黄,但繁体字迹清晰。“这是我在大木桥云洲市场淘来的。”老张告诉记者。

  这还不算稀罕,他从一大到十六大抄写的小楷体党章弥足珍贵。“这是我每天花5个小时写出来的,既练书法又能细细阅读党史,一举两得。”翻开用硬纸装订的五大本,每本近20厘米厚的党章,行楷字迹端正。一大到十二大的内容,他是从在文庙一口价所买《中国共产党党务工作大字典》抄写的。

  他就像党校教师

  今年77岁的张铃已经有54年的党龄,退休前在金山上海石化总厂担任工程师。他萌发书写党章的念头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为什么会这样?他执着地认为,只有阅读党章党史才能找到答案。

  今天,老张党史知识之丰富,就像一位党校教师。“居委会也经常找我去给大家讲讲。”他忍不住给记者上起党课:“阿拉国家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那时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中国又一个历史转折点。”

  他说: “越写越觉得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别是这次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还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

  无法用金钱衡量

  记者细数在老张为数众多的宝贝中,围绕党史、党章的占八成。有苏维埃政府的邮票,还有红军币、抗日币等,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枚解放战争时期由党领导的东北银行1948年发行面值最大的10万元货币。红军币银行行长是毛泽民,晋绥边区银行行长叫刘少白、渝杰,所有货币都装订成册,一一写上了当年银行行长的姓名。

  说起藏品的经济价值,老张连连摇头:“我在圈内还是小阿弟,这些东西其实不值多少钱,但它的收藏意义、历史价值应该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评论 071022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