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思我舞

黄惠民


  “一直到前天傍晚,当本书责编黄惠民老师催我快交这篇《后记》时,我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真的要出书了。”这是黄豆豆在自己处女作《豆志飞舞》后记中的第一句话。作为编辑,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断改动“再也不改的”稿子,还有那句“三思而改”的话,使我对他没有最后的截稿日。

  黄豆豆是一位善于思想的舞者。他写这本书也是三思后进行的。他在第一篇文章《引子》中反问自己:“人的一生能完成几个自己亲手制定的‘五年计划’?一个舞者,又能在舞台上拥有几个五年?”因此,他为了完成这本书制定了第一个写书的“五年计划”。从2003年始,他在病床上、长途车厢内、飞行旅途中,前后花费了四年的时间,提前完成自己亲手制定的“五年计划”。

  有种偏见认为舞者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学习一塌糊涂”。可是在黄豆豆写的《大学生活》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北京舞蹈学院求学时的学习思考:“我深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舞者,仅仅依靠几个过人的技术技巧与满腔的表演激情是远远不够的。我相信,舞者自身的文化修养直接决定着他(她)的艺术素养和作品质量,所以,我将迅速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列为在大学期间的头号学习重点。”对舞蹈之外的文化知识的渴求是黄豆豆的嗜好,他每次来我出版社书吧谈完书稿后总是倾囊购书。最令我惊讶的是,渴望成功的他,能在荣誉及鲜花掌声中静静地思考。在《寻根之路》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字句“我从获奖时的惊喜中渐渐平静下来,并开始以一个‘意外获得国际现代舞比赛奖项的中国传统舞者’的特殊身份,去思考正处于传统中国舞与西方现代舞交叉的十字路口的自己该何去何从?”“身为中国舞者的我,我的艺术个性究竟在何处?”

  黄豆豆思索的不仅是艺术,还有生命,即艺术与生命。他在《窗外的天空》中这样写着:“我习惯性地推开窗,尽管略感凉意,但凝望着窗外夜空中正不断绽放的烟花,我不禁想到:与整个宇宙万物相比,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是多么的脆弱渺小;与所有日月星辰所能映照出的万丈光芒相比,一朵烟花所能照亮的夜空是何等的微不足道。所以,全体有志为艺术而甘愿自我牺牲的文艺青年们,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背负太多的世俗包袱,让我们共同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犹如此刻夜空中那灿烂的烟花一般:尽情燃烧自己的全部生命,只为照亮窗外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哪怕只是转瞬即逝的一刹那,至少那曾是一片被自己照亮过的一小片天空。”

  人生旅途短如流星,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如何面对?年轻舞者黄豆豆在他的另一篇文章《非常对话》中却像一位耄耋智者这样告诉我们:“在我看来相对于宇宙苍穹,人类的生命是何等的短暂?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却往往可以通过自己创造的传世之作,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永生。”

  难怪谭盾在《豆志飞舞》的序中坚信黄豆豆“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