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明的新故事 怡 然 |
在喜庆十七大召开的日子里,读到许多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其中让我尤为感奋的是新华社一组图文并茂的报道:农家妇女熊德明今成养猪大户。 呵,好久没有熊德明的消息,现在终于又“见”到这位中国现代著名农妇了!不就是她吗?4年前,她在自己生活的小山村里,见到了前往重庆三峡库区走访的温家宝总理,鼓起勇气说出一句话:“总理,我想,我想说说我家里打工的事。”她告诉总理,她爱人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被拖欠一年,影响了娃儿们交学费……在核实情况后,总理亲自为她追工钱,坚定地表示: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结果,拖欠的工资被要了回来,而这个勇敢的农妇也成了大名人。孰料接踵而来的是诸多烦恼。一时间,四面八方前来请她帮助讨债的农民兄弟和众多媒体的采访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门槛。天生热心肠、淳朴的熊德明招架不住了,加上未能获得养猪的贷款,一家三口无奈地离家到重庆打工。当时一家企业好心为她全家安排了工作,她的职位是稽核干事,负责监督检查车间的规范化工作,丈夫进车间当技工,全家每月收入3000余元,住房也解决了。可熊德明却高兴不起来,实在难以适应陌生的工作和城里的生活,不久便辞职回乡,重新养起猪来。但马上又爆出新闻说,她被迫离开猪圈,跑到温州为老乡“维权”去了,直到被搞得晕头转向,疲惫不堪,怏怏然打道回府…… 连演着一出喜剧、一出“哑剧”,幸运又可怜的熊德明,被折腾了好一阵,后来渐渐地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如今我们听到了她的新故事:近年来她安下心来重操旧业,在家乡贷款建起了养猪场,养猪数量超过100头,成为村里第二大养猪专业户,家里盖起了近160平方米的新房,购买了农用车和摩托车,今年收入有望达到6万元,一家人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真该为熊德明高兴啊! 被拖欠工资-讨薪-出名-务工-替人维权-重新养猪,熊德明的这个循环,这段经历,折射的正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推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所发生变化的发展轨迹。从总书记、总理亲自关心过问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清欠问题,到各级政府重视落实各项爱民富民措施,大大提升了农民务农的信心,这一点在熊德明及其一家的境遇中,清晰地表现出来。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不是具体入微地表现在无数百姓的生活中吗?熊德明的新故事,不就是一个真实写照,一个生动缩影? 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人们能够各尽其才、尽其所能,能够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小康社会的雏形便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基础就牢固了。恰如熊德明,她自小生活在农村,以务农为生、养猪为业,惟养猪才能展其所长,为其所乐,离乡离土,进城务工,委实是非己所愿,勉为其难。而她从偶尔出名后的烦恼、困惑和浮躁中摆脱出来,回归乡村、回归本原,力所能及、心情舒畅地成了养猪专业户,为社会“造肉”,为自己造福,这是农村大环境的改善使然,呈现了举国大力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出现的新气象。 当年,马克思曾描述过他心目中未来的理想社会:上午打鱼,下午艺术创作。其前提则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我想,倘千千万万的“熊德明”“牛德明”“羊德明”都能这样“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勤劳而安宁,平静而幸福地生活,不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小康与和谐的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