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生生不息
 第A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 · 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 · 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浦群众掩护我

林子明


  1937年夏天我在上海高小毕业时,“八一三”抗战爆发,我和一位女同学参加女青年会护士训练班,后来参加了“战地服务组”,失去了升学的机会。邻居王仲夫是个共产党员,借给我一本《西行漫记》和《一个女兵的自传》,使我萌发了要求参加新四军的想法,1939年12月30日晚,王仲夫把我送到青浦顾复生的抗日部队。

  1940年2月中旬,朱一带我和李毅到严家木桥村,住的一所小学校是党的地下联络点,我白天是小学教师,教学生读书,晚上就变成抗日战士,到各村宣传抗日,开展妇女工作。经朱一、李毅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青浦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大家的革命热情依然很高。敌人常来扫荡和搜查,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着我们。有一次我们三人住在一户人家,他家有两个天井院,我们住在最后的一间。半夜敌人堵住了前后门进来搜查,住在前院的房东偷偷来告诉我们,鬼子来了快做准备。朱一很老练,化装成老太婆去帮老百姓烧饭,我和李毅二人在房间里急得团团转,房东让我们躺在床上继续睡觉,并说如果敌人查问,你们就讲在上海××纱厂做工,是回来过年的。幸好敌人没有搜到后院,我们躲过一劫。还有一次朱一、李毅和我刚到联络站陆大勤同志家,没几分钟鬼子就来了,陆大勤同志机警地把三个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每人抱一个小孩,混在老百姓中跑了出去。

  那年4月14日,日寇对青浦进行大扫荡,顾复生带部队紧急转移走了,我们没有接到通知。凌晨大家还在梦中,忽然被老乡叫醒,我们赶紧躲藏在竹林里,向外看去,见晨雾里晃动着鬼子的太阳旗。老百姓又带着我们跑到荒野的树林里躲避,直到太阳落山。大家以为敌人已经走了,纷纷走回村庄,我们小心地走在后面,临近村庄时,看见一位脖子上骑着孩子的村民刚走到小桥中央,狡猾的鬼子从竹林里冲出来,用枪对准他。大家一见调头就跑,鬼子在后面大声喊叫:不准跑,再跑就开枪。我们不顾一切地拼命奔跑,下定决心宁可被敌人打死,也决不当俘虏。这时一位老乡提出邻村他亲戚家可以躲避,大家赶到那座村庄,见四处都是伪军,老乡们互相打招呼,我们也瞎招手,算是蒙混了过去。当晚我们商量不能久留要尽早离开,老乡提出干脆到伪军据点黄渡镇他亲戚家,可能更安全,大家觉得是个好主意,第二天清晨他悄悄带领我们到了黄渡镇,住在他的亲戚家,一晃一个星期过去了。老乡天天送来坏消息:日伪军扫荡严家木桥,把我们藏在草堆里的枪和书抄走了。日伪军用烧房子威胁老百姓,要他们交出新四军。老乡坚定地对我们说:“我们决不会把你们交出去的,要烧房子就让他们烧吧。”

  后来我回到“新江抗”一支队,又开始了新的斗争生活。1940年8月新四军东路指挥部决定开辟澄、锡、虞地区,将一支队的工作队调到锡北张寨区一带工作。我从工作队员、队长、后任无锡张寨区委书记。由于青浦抗日斗争的历练,我可以独当一面地组织群众开展斗争了,那时年仅20岁。现在已是87岁的老人了。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在青浦虽然只有短短5个月,却是我人生的重要阶段,从一个爱国热血青年走上了革命一生的道路。

  明日请看《粟司令的音容笑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