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上海地产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公众服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 · 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 · 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 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 · 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天天搜楼
 第B28版:天天搜楼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培训·移民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日同一天 妈妈都姓俞
——参加艺术节的音乐家林昭亮李坚昨上海重逢记
杨建国

  ■ 小提琴家林昭亮
  ■ 钢琴家李坚图TP

  林昭亮与李坚,一位是出生于中国台湾新竹的小提琴家,一位是从中国上海走向世界的钢琴才子。昨天,李坚从巴黎飞到上海,在母亲俞丽拿设的晚宴上相遇林昭亮,林昭亮开口就叫“老李”,李坚则用英语称之“恐龙”,一副“好兄弟”的模样。明晚他们将同登上海音乐厅,演出一场“钢琴与小提琴对话”的音乐会。

  庞然大物  戏称恐龙

  李坚比林昭亮小5岁,林昭亮也是相貌堂堂,为何互称“老李”和“恐龙”呢?林昭亮见记者纳闷,解释道:“我们从第一次合作至今,已经25周年。叫他‘老李’,从来没变过。”1981年,林昭亮成了祖国大陆邀请的第一位中国台湾音乐家,来到上海和北京演出。当时,李坚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认识了林昭亮。次年的圣诞节,两人在东京和上海的音乐会上首次合作。李坚总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深沉样,所以被林昭亮称为“老李”。那时,林昭亮早已是国际知名小提琴家,在李坚眼里是重量级的“庞然大物”,所以,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恐龙的词儿。李坚笑着说:“谁知道后来网络用语里会冒出恐龙的叫法,我绝对没有现在的这个意思。”

  情如兄弟  舞台愿望

  后来,李坚去美国深造,林昭亮也居住在美国,两人当然是经常来往,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巧的是,李坚和林昭亮生日都是1月29日,两人都是独生子,而且妈妈都姓俞。这样的巧合,就如是一种缘分,让他们情如兄弟,不但经常在一起,而且还一起合作。林昭亮细数着一次次同台演出的经历:“那次,我们在东南亚的巡演,每到一地,换一次曲目,好过瘾啊。”但是,从1982年之后,两人尽管多次来到上海演出,却再也没有在这里的舞台上一起演奏过。所以,林昭亮说:“我们相约过很多次,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这次,实现了25年后在上海舞台上相逢的愿望。”

  共奏名曲  纪念友谊

  本月25日晚,李坚和林昭亮在上海音乐厅举行“钢琴与小提琴对话”音乐会。问李坚:“你们会有各自的独奏吗?”李坚笑嘻嘻地说:“庆祝我们合作25年,怎么可能分开演奏呢?从头到底的曲目,都是二重奏。”林昭亮补充道:“其中的贝多芬《c小调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是我们第一次合作时的曲目。我们用这首作品的重新演奏,来纪念我们长达25年的深厚友谊,很有意思啊!”

  本报记者 杨建国

    评论 071024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