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7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要闻
 第A26版:要 闻
 第A27版:要 闻
 第A28版:要闻
 第A29版:要 闻
 第A30版:特 稿
 第A31版:早间点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 广 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广告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境出自然 野中觅趣

恽甫铭

  龟背听雨 (中国画) 应鹤光

  “没有个性的艺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 欣赏花鸟画家应鹤光的近作,笔者感到“境出自然,野中觅趣”已成为应氏画风的鲜明标志。他融古化今,手法新颖,笔下的春花秋草、飞鸟鸣虫、幽谷溪流、杂木珍果……让人回味无穷。

  中国花鸟画素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近代岭南派花鸟画色彩绚烂、水分饱满、柔和匀净,将黄、徐两家融合,独树一帜。岭南派大家黄幻吾将海派精华与西欧、日本画艺兼容,自成画格。黄幻吾赏识少年应鹤光的才思天分和坚强毅力,遂收为入室弟子。师从黄幻吾十多年,应鹤光耳濡目染,细心揣摩,深得其师堂奥。他娴熟地发挥岭南派擅长的渲染法,描绘出景物的明暗、远近和大小,然后用墨彩的浓淡、厚薄以及笔触的运转,烘托出景物虚实相生、或静或动的态势,使人获得真实又飞扬驰骋的美感。然而他并不满足,自觉地吸收林风眠的色彩感觉、潘天寿的装饰趣味和唐云的海派神韵,画面追求野逸清秀的诗境,洋溢出现代审美的气息。

  “世者为艺,知雅者为上品,知野者也可为上品。四时之景无不入画,以境出自然,其野也难。”应鹤光继承了宋元花鸟画写生的传统,注重在生活中提炼主题。他的花鸟画均以山水作衬景,笔下的生命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野趣不失典雅,和谐不失清逸,色丽不失持重。他说:“将千娇百媚的花鸟化作心中的花鸟,是创造艺术个性的源泉。”

  从事绘画生涯40年来,他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到大自然中去吸取营养。丰富的自然景观,常常让他留连忘返。幽谷采风,一些不起眼的小景往往触发他的灵感,由此构思出绝妙的佳作来。有一次,应鹤光到海南采风,露兜树的气根常人已司空见惯,然而错落有致的造型却让他眼睛一亮!经他整合,几株露兜树绿荫纷批,苍茫的气根盘根错节,野果一片璀璨,数只鹌鹑悠然觅食,那是一幅多么和平的景象呵。笔者曾随应鹤光到贵州雷公山写生,亲见他在斧劈般的山石旁仔细观察粉红色的野海棠顾盼生姿的情景,回来后不禁为他的新作《细听海棠》击节赞叹。另外如《龟背听雨》《金秋惊梦》《春光乍现》《山花烂漫》《清凉林间》《秋果又一年》等,都是根据在西双版纳和黔东南写生创作的。

  应鹤光自出机杼的野情逸趣,将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与西画色彩和平面构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画家平和开阔的心境以及来自天簌的美妙歌声。

  担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研究会会长、有“岭南色彩海派笔墨”之誉的应鹤光,已在上海美术馆、青岛博物馆以及多伦多、新加坡、洛杉矶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在日本、法国、泰国和中国香港等地展出,受到观众的好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