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一菜 说黄酒 若丹 |
文 / 若丹 前天晚上9时多,在杨浦区一条小马路上有家绍兴特色的小饭店里,遇到解放日报编辑金耀先。我们相识二十载,因皆为好酒之徒,为喝酒彼此曾留下许多嬉笑之事。我住市区西南,偶来杨浦办事,夜深腹饥,找店果腹,竟遇好友,十分惊喜。与他同坐的居庆培君,亦是老友,多日未见,更是欣喜。诧问他们为何来此店吃饭,答曰:这里酒好!我一看,靠墙放着一长溜原甏黄酒,食客买多少,店家当场用大、小吊来沽。 他们诚邀我同尝,我当然坐下,只是言明:因开车,只吃菜,不喝酒。老友理解,但对于黄酒的话匣子却打开了。金君是品酒好手,他对眼下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的各种时尚黄酒叹息不止,对多少年“陈”的叫法更是深恶痛绝。近年来打着各种新名号的黄酒,大多在甜字上做文章,辅之以“五年陈”以上,甚至“三十年陈”的高龄,将黄酒打造成一种“商务”酒。 然而,真正喜喝黄酒者,对此类“甜酒”往往是不屑一顾的。可我们的“新派黄酒”的经营者,他们对喜喝黄酒者往往也是不屑一顾的。靠着几个所谓的“策划营销专家”,选择一款以所谓商务客人为目标客户的时尚黄酒,我看寿命是不会太长的。 眼下螃蟹渐肥,是开始喝黄酒的时候了。对市场上以“花雕”、“金雕”、“太雕”等为主的时尚黄酒,要谈重振黄酒,难也。毛照显是上海黄酒界的泰斗级人物,近年来为振兴黄酒积极奔走。吾等后辈想请教老先生:将甜葡萄原汁发酵酿成干红、干白葡萄酒,和在酒中加入蜂蜜、砂糖等制成“老少咸宜”的时尚黄酒,哪个生命力更大?振兴黄酒,急功近利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