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养老时代”已经来临—— “会员制养老”能否被接受? 姚丽萍 |
凭着一张会员卡获得15年或者更长的居住权,在“新养老时代”,“实力老人”们能接受“会员制养老”吗?全国首个“会员制”老年公寓“亲和源”即将在本市南汇区康桥镇落成,有专业人士认为,老年产业方兴未艾,创新养老方式,合法性、可操作性,一样也不可或缺。 “实力老人”期待 一对老夫妻,刚刚退休,丈夫曾是公务员,妻子曾是中学教师,儿女都在国外工作,老夫妻在市中心有一套产权房,他们打算租掉房子,到“亲和源”养老。一项调查显示,愿意选择“会员制养老”的多是“实力老人”——曾处于社会的主流,有不错的职业经历,稳定的退休收入。 两种卡不同“价” 会员卡分为两种:记名和不记名。一张记名初始会员卡,使用期限15年,依照公寓大小,一张卡最低租金为35万元。使用期满,如果继续使用,可免收租金。但这张卡不可转让、不可继承。记名会员卡也可以退还给管理企业,以15年为期限,按入会费折算月使用费,未住满期限,按比例退费。 一张不记名会员卡,价值50万元,可永久拥有公寓的居住使用权。这张卡可转让、继承,也可进入二手市场。在国家有关物业使用政策的期限内,持卡人可以指定他人入住公寓,但要符合入住条件。 打理房屋出租事宜 持卡入住后,还需要支付价位不等的管理和服务费,统称年费。“实力老人”多数都在市区拥有一两套住房,用“倒按揭”以房养老,换取年费,是他们愿意尝试的方式。他们希望由养老机构直接联系合适的中介,帮助打理房屋出租事宜,以免后顾之忧。 立法和司法专业人士认为,购买会员卡,相当于一次性支付房租,只要合同双方认同,合法性便不成问题。但若用“倒按揭”方式获取年费,一个绕不过的问题是房产评估。房产市场不会一成不变,老人抵押了房产,究竟怎样估价,才能让老人和金融机构都觉得划算,这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 核心价值是“家文化” 老年问题专家则认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钱”,而是观念。如果老年公寓真的能让老人找到了“家”的感觉,那才有可能被更多人接受。在会员卡的背后,“家文化”能否成为老年公寓追求的核心价值,尚待时间的考验。 本报记者 姚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