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7版:“嫦娥一号”奔月直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要闻
 第A26版:要 闻
 第A27版:要 闻
 第A28版:要闻
 第A29版:要 闻
 第A30版:特 稿
 第A31版:早间点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 广 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广告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嫦娥”与作业

李天扬


  李天扬

  周一到周四,不能看电视。这是许多孩子不得不遵守的家规。我家也是如此。所为何来,不说也罢。

  昨晚,我破例,让儿子一起看了“嫦娥一号”发射的直播。不过,我们只看了发射,未待“嫦娥”正常入轨,就关了电视。因为,儿子必须回到每晚不变的“吃晚饭—做作业—洗澡—睡觉”的“轨道”上。

  如果儿子昨天没作业,该有多好。

  如果儿子昨天没作业,他可以这样度过:放学回家,先看看这几天的报纸,了解一下“嫦娥一号”发射的背景。然后,打开电视,看央视的直播,同步感受“嫦娥一号”发射的全过程,听科学家讲解航天知识。节目间隙,还可以跟他讲讲“嫦娥奔月”的神话,说说“阿波罗”登月的故事,让他看看《十万个为什么》里关于月球的知识,读读关于嫦娥和月亮的古诗词。再有时间,甚至可以一起玩玩网上的登月小游戏。

  我不敢说,度过这样一个夜晚,孩子就会立下什么远大志向,就会无比热爱科学。但我想,这样度过,总比按部就班做作业,要有意义得多。

  当然,我说的这些,除了看直播外,其余的,等到周末做也行。但大概是做新闻的缘故吧,我总觉得,时效性很重要。带着悬念看直播的感觉,是不可复制的。等到周末再跟儿子说嫦娥讲月亮道航天,效果会大打折扣。

  要让孩子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早已成共识。学校和老师,更不会反对。就拿儿子就读的学校来说,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让同学订阅《青少年科技报》、带同学参观上海科技馆、开设机器人兴趣班,等等。可是,“嫦娥一号”探月,如此千载难逢的科普机会,却白白放过了,实在可惜。

  按部就班,是学校教育的通则,可有时候,也需要变通。以后,我们还要发射“嫦娥二号”、“神舟七号”,希望那时候,孩子们可以不用做作业,安安心心地坐在电视机前,看“嫦娥”“神舟”飞天。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