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昆明上海乌鲁木齐四地观测站构成VLBI技术测轨网 “巨型望远镜”今起跟踪“嫦娥” 马亚宁 |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踏上38万公里远的“迢迢”探月路。她在空中“舞步”如何,能否踏准“节拍”,将由北京、昆明、上海和乌鲁木齐四地观测站构成的VLBI技术测轨网,辅助USB技术,全程测控跟踪。今天凌晨4时,中科院上海天文台VLBI观测基地和数据处理指挥调度中心正式“起跑”,待“嫦娥”进入24小时绕地轨道后,一路跟随,精密测轨。 捕捉卫星信号,地面射电望远镜是“高手”,可单台小口径望远镜“视力”有限。VLBI(即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的神奇之处,就是“团结”多台分散的射电望远镜,达到一架巨型望远镜的观测效果。 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主要用于天文研究、天体测量和测地学,以及深空探测卫星的事后精密定轨研究。“嫦娥”奔月,我国首次将VLBI技术应用于航天工程实时测轨。参与联网的上海佘山25米口径天线,北京密云5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昆明40米射电望远镜和乌鲁木齐南山站25米天线,组成一架“超级望远镜”,其口径相当于上海和乌鲁木齐之间的直线距离——3200公里,测角数据相当精准,看得清月球上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目标。 “嫦娥一号”测控分系统副总设计师蒋栋荣指出,VLBI技术将完成“嫦娥”除发射段外各个轨道段的测轨任务,参加调相、地月转移、月球捕获轨道段的准实时轨道确定与预报。同时,四地VLBI系统探测数据,通过专用光缆以每秒16兆比特的速率,实时汇总至上海天文台的数据处理中心。5台站硬件相关处理机和4台站软件相关处理机高速运算,每次只需6分钟完成数据处理传至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