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股市分析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集/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女性
 第A32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3版:要闻
 第A34版:要闻
 第A35版:要闻
 第A36版:要闻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专题
 第B29版:专题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广告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忆一位犹太老爷爷

任溶溶


  1938年广州遭到日机狂轰滥炸,我逃难来了已经成为“孤岛”的上海,进雷士德中学念初中。

  当时我住在四川中路北京路,离外滩公园很近,每逢星期日,一早就到那里去温书。

  一个星期日早晨,我也是这样面对黄浦江,一个人坐在一张长靠背椅上捧着书读,周围很清静。雷士德学校是英国人办的,除了国文和中国地理等,用的都是英文课本,我正在读的数学课本自然也是英文的。我正埋头读着的时候,忽然觉得面前站着一个人,我抬起头来,面前的确站着一个人,一位外国老人。他个子瘦小,头发花白,大约六十来岁,对着我笑。我连忙站起来,用英语说了声“您早”,而且按学校老师教的,对老师和长辈说话,后面要带个sir字。

  这位外国老人让我坐下,自己依然站着。他一定是看到我在读英文书,所以跟我攀谈起来了。他对我说:“你在学习啊?”我说是的,明天要测验了。他问我是不是可以把书给他看看。我把书递给他,他把我打开的书页看了一下,笑着说:“那么我先测验你一下好吗?”我说好的。他随即问了我一个问题:两点之间的距离,什么最短。我马上背书上的话: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最短。

  他一下子高兴得什么似的:“回答得不错!”他把书还给我,拍拍我的肩膀:“你很用功,好好学习吧,祝你明天测验有好成绩。我不打搅你了。”他跟我握手,我们说了再见,当然,我没忘记在句子后面加上一个sir字。

  我转脸看他渐渐远去的身影——一位慈祥的老人。我马上意识到他是一位犹太老人。那时候外滩这一带不会遇到英美人,却常看到犹太人,他们在德国受到法西斯迫害,逃难到了上海。我还记得南京路中央商场弄堂口有一个报摊,卖报的是一位犹太姑娘,长得真是漂亮,可是衣服破旧,像个要饭的,看了叫人难过。这位老人说的英语并不道地,衣服虽然整洁,但也很旧,看他对课本那么熟悉,对学生那么感兴趣,我想他原先大概是一位老教师。我一定勾起了他的回忆,让他回想起往日执教的日子,怀念他那些在远方的学生。

  这是七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才十几岁,而如今已经八十多岁,可我一直忘不了他热情慈爱的面容,以及他踉踉跄跄地远去的背影。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