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访上海华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惠娟 李真 |
|
以人为本 考察一个企业的实力,没有什么比数字更有说服力。2002年,华江建设初创,2003年初,公司资产总额3.3亿;2007年初,华江建设资产总计12.9亿,仅仅5年,资产翻了3倍。 细心体会,在这串数字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更是一个经理人的成功经营和一个团队的强大战斗力。因此,在华江建设5年诞辰之际,我们走访了华江建设总经理——史惠娟。 以人为本 ——做房产的,最重要的是做客户的心理。真正下功夫用心思摸清客户的心理,你才能把产品做好,才算真正的成功了。 访谈期间,正值嘉城二期项目的推出。这批项目属于政策后上市的首批“90/70”项目,和前几次一样,刚刚推出就热销一空。史惠娟的话题也从这批项目开始。 “我们的项目和市面上任何‘90/70’项目都不同。”史惠娟介绍说,目前市面上的 “90/70”产品大都可以分为四类:一梯多户、错层、大阳台或者空中花园,还有万科白马的“层层退让”设计。这些项目都富有创意,充满了想象力。而嘉城的产品却完全不同。此次推出的项目中80%是一梯两户,少数是一梯三户,在户型设计上缩小进深,加大实用面积,尽管是小户型,却依然做到南北通风,卧室客厅等的大面积采光。“可以这么说,除了面积小,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和大面积户型采用一个标准,对消费者的居住要求做了切实的保证。” “我想‘90/70’政策的本意是照顾百姓的利益,做他们买得起、用得起的房子。因此开发商应该在考虑利润时尽量做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史惠娟解释华江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设计稿先后改了三次,花了三次的设计费用。怎么做到照顾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又能不浪费面积浪费消费者的钱,在史惠娟的带领下,整个团队对项目户型做了反复的研究。而项目一经推出即刻热销的情形,表明了消费者给于史惠娟及其团队最大的肯定。 以和为贵 ——我总觉得,作为经理人的责任,就是一方面考虑公司的利润,一方面不能忘记对社会的贡献度。要从最大层面上满足这两点,最根本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而使社会、公司、消费者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作为一个女性经理人,在阳刚气息非常浓厚的地产市场上,史惠娟表现的既大气、坚强,又不失细腻、坚韧。嘉城项目体量大、周期长,运作这样一个项目,需要相当的魄力。对这一过程,史惠娟总是一句带过,“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这是必备的条件。”但毫无疑问的是,史惠娟作为一名女性经理人,她的细腻和韧性赋予了嘉城项目一份别样的光彩。 其实在嘉城项目刚刚落地江桥时,大部分人并不看好。江桥周边交通不便,配套落后。但是短短的五年,如今的江桥整个面貌却因嘉城项目而大为改观:曹安路的商贸一条街初具规模,沃尔玛、嘉年华进驻,人气逐渐聚集;教育配套、银行医疗等配套基本到位;连接市区的交通线路从无到有,直通进嘉城小区。在正在进行的规划中,还包括小区中心的种植菜场及美食广场。不难看出,作为开发商,华江建设在必要的配套建设外,更做足了整个区域的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性的工作。比如史惠娟和当地政府及公交公司进行沟通,成功引入950、947两条公交线,如果仅仅是为了嘉城小区的出入便捷,或者拉升项目产品价格,大可不必费如此大费周章。对此,史惠娟的看法是,“我们做产品,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想问题,想他们所想。虽然现在市场存在供求偏差,卖方市场比较火,但还是要做好产品,合理平衡价格。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让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是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你的产品才能渐渐的走下去。” 访问的结尾,史惠娟总结说,“我总觉得,作为经理人的责任,就是一方面考虑公司的利润,一方面不能忘记对社会的贡献度。要从最大层面上满足这两点,最根本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而使社会、公司、消费者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远,品牌才能走远。” 、□本报地产评论员 李真 |